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今(4)天上午到行政院前為「無證移工」請願,希望站在人權的角度「防疫補破網」,不要驅離、處分「無證移工」,重新給予其合法的身分,因為他們早已因不受政策保障、不被社會所理解,而長期遊走在社會邊緣。政府若在此時採用「加強查緝」、「鼓勵舉報」等措施,更可能將這些底層者逼到更不為人所見的角落,即便他們出現感染症狀。

據統計,截至今年一月為止,全台逾期居留的外來人口數約5萬人,其中包含以移工、學生、旅客等身份來台者,這些「無證移工」即是目前未被納入防疫網的「破口」,他們每天在群聚的環境中工作,卻因為沒有證件(大多被雇主扣下)或長期沒有休假,而無法購買實名化口罩,被迫淪為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2月26日,台灣第32例武漢肺炎(COVID-19)病毒感染者確診,患者是一名印尼籍的「無證移工」。隨即在2月27日,勞動部發佈了新聞稿(拒成防疫破口,加強防疫宣導及查緝非法移工),要整合移民署、警政署、憲兵指揮部、海巡署「加強查緝」,並提供獎勵金鼓勵民眾「舉報」。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上午帶領相關單位到政院門口陳情指出,此時若採用「加強查緝」、「鼓勵舉報」等措施,企圖「揪」出更多「無證移工」,不只將是緣木求魚,更可能將這些底層者逼到更不為人所見的角落,成為防疫的死角。

雖然勞動部長許銘春於3月1日表示,將會配合疫情指揮中心的方針,不會加強查緝醫院內的移工,但陳秀蓮說,勞動部乃至行政院不該僅是採取「不查緝」的消極作為,更應該為了避免疫情的擴散、保護所有民眾的健康(不論身份為何),而有更多針對「無證移工」的積極政策作為,亦即「不驅離」、「不處分」、「重新給予合法身分」,才能真正補上出現破口的防疫網。

該協會強調,在防疫戰期間,不論其身份是否「合法」,都應該被納入防疫體系內。否則僅用「驅離」、「處分」、「禁止回到合法身份」等政策,讓「無證移工」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寧可死守在暗處、被迫成為「破口」。

因此,陳秀蓮呼籲,唯有將前述規定鬆綁,亦即取消各項罰鍰和禁止入國的處分、不強制驅逐處境,並讓「無證移工」取得合法身份的空間,才能真正有機會讓他們回到防疫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