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台灣已有18例確診案例,中國、日本目前疫情也都擴散中,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台灣沒有社區感染的情形,健康民眾在戶外活動或搭乘通氣足夠的大眾運輸工具時,不戴口罩感染風險很低,所以將口罩留給有需要的人,並在生活中落實「勤洗手」、「環境消毒」等措施,才能更有效預防,並將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預防接觸傳染!勤洗手不能忘:

雖然冠狀病毒可以在糞便中檢出,但並沒有這些病毒經由糞口傳染給人的證據,對新型冠狀病毒而言,最有效的傳播方式還是飛沫跟接觸傳染,董氏基金會也提醒,平日就應確實注意以下洗手時機,以減低病菌、病毒和環境賀爾蒙危害:

一、吃東西前: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

二、如廁後:洗去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

三、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避免雙手沾染的分泌物和病菌傳播。

四、進出醫院前:進入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以保護抵抗力弱的病患;離開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回家中。

五、接觸嬰幼兒前:保護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易受感染。外出返家時:特別是有新生兒的家庭應洗手、換衣物以隔絕由外帶回的病菌。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洗手步驟應牢記濕搓沖捧擦,搓洗範圍包括手掌、指頭、指縫、手背和手腕,至少20至30秒,差不多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並擦乾雙手。

環境消毒很重要!稀釋酒精自己來:

不少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時會隨身攜帶噴霧式酒精消毒,台糖表示,酒精濃度介於70%至78%都可達到殺菌的效果,民眾可以3:1的比例將95%精製酒精稀釋為消毒用酒精,意即以3份台糖精製酒精與1份蒸餾水或煮沸過冷水混合,即可調配出濃度70%至78%的酒精,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

台糖提醒,不少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時會隨身攜帶噴霧式酒精消毒,但因酒精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燃性,因此民眾在防疫之餘,也要格外注意消防安全。

另外,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一般環境如果沾到疑似個案的痰液等分泌物,可以用1:100的漂白水消毒,如果是浴室或馬桶沾到,可用1:10倍稀釋漂白水消毒。

口罩這樣帶才對!掌握『開、戴、壓、密』四步驟

國健署提醒,口罩沒有戴好,防護能力會隨之下降,此正確的配戴口罩才能發揮效果,口罩要戴好的關鍵為儘可能與臉部密合,以一般平面口罩為例,其正確配戴步驟如下:

一、開:打開包裝並檢查口罩是否有破裂或缺陷,一般設計為有顏色為外層,此面朝外,且鼻樑片應在最外層上方。
二、戴:將兩端鬆緊帶掛於雙耳,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口罩完全攤開拉至下巴,若必要可打結調整鬆緊帶長度,維持臉部密合度。
三、 壓:雙手食指均勻輕壓鼻樑片,使口罩與鼻樑緊密結合。
四、密:可透過鏡子輔助或觸摸確認口罩是否正確配戴,包含內外側、帶子鬆緊、鼻樑片方向及形狀等。

職業安全衛生署提醒,若遇到以下這些狀況則不能重複使用,要直接丟棄換新的,如:醫療人員執行完會產生生物氣膠的治療工作後、口罩接觸呼吸道與鼻腔分泌物或其他體液後,或是與染病患者近距離接觸後(如探病或照護),務必要丟棄口罩。

戶外活動不用帶!指揮中心籲:口罩留給需要的人

指揮中心提醒,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健康民眾在戶外活動或搭乘通氣足夠的大眾運輸工具時,不戴口罩感染風險很低,只要遵守口罩使用三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就能有很好的保護網,不用擔心不戴口罩就會被感染。

指揮中心呼籲,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因此身體健康者從事戶外活動、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時,不需要戴口罩,請把口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如有慢性病者、有呼吸道症狀者)與醫療、防疫人員,才能讓防疫發揮最大效用。

不過,若是慢性病患、免疫力較差、有發燒或是有咳嗽流鼻涕這些呼吸道症狀的民眾就一定要帶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口罩這樣帶才對!掌握『開、戴、壓、密』四步驟   圖: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