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六都春秋》同意轉載

我堅定地認為,共產主義對美國是有壞處的,但對中國是有好處的——費正清:中國回憶録

亞洲學會風風雨雨三十餘年
 
隨著韓戰的爆發與發展,美國國內反共的勢力即急速地膨脹,尢其共和黨人,對長達近二十年由民主黨主政的白宮行政部門充滿著敵意,借著參議院的非共委員會的調查職權,發起了著麥卡錫主義政治獵巫活動,所有娛樂界丶文化界丶學術界及政府雇員無不捲入其中。如著名的演員卓別林就被迫流亡歐洲,超過300人的作家丶演員被解雇。尢其1949年,蘇聯核爆成功,伴隨著對紅色間諜的恐懼,有關潛藏在政府部門或科學機構中的人員,均被嚴苛的調查,如曼哈頓計劃的領導人歐本海默,科學大師愛因斯坦都受到衝擊。另科學家錢學森也被迫軟禁,後回歸中國。但美國畢竟是三權分立嚴謹的國家,除非是罪證確鑿的蘇聯間諜遭受判決服刑,其餘大都是風聲大而雨點小,幾年之後就隨著艾森豪選上總統後,黨派爭論就漸漸降溫而被淡忘。但誰丟掉中國的問題,卻隨著太平洋學會的調查而深深地影響著美國社會。這當中有兩位學者,歐文.拉鐵莫爾及費正清最為關鍵。長遠來看這是美國自由主義傳統由教會體系,走向馬克斯主義或世俗主義的一種轉變。
 
太平洋學會最早是呼應一戰後威爾遜主義,由各基督教傳教協會發起關心太平洋事務的國際性學會。1925年在夏威夷正式成立召開第一屆大會,一開始都在討論中丶日等地的問題,後漸漸加入中國革命及蘇聯的議題。當時美國的教會和商界在中國的人數漸增,且一般全球視野均比中國及日本人士還寛廣。傳教士大都在特定地點服務,部份教士,一方面傳教,一方面收集中國的古物,在西方儼然都是是東方異國風味專家,但學術專業不足,無法有更深入的論述。此時西歐學術界少數中國專家,大都長年接受古漢文的訓練,如中國士大夫般考訂古文,或對舊中國某一古代課題發表專論。但對現代中國一般口語,因各地方言複雜,幾乎毫無對話能力可言,更很少有到中國各地親身遊歷之經驗。所以學會的召開,邀請各當事國學術菁英參加,就可彌補對遠東現實問題認識不足之困擾。
 

太平洋學會第六屆大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27年仍在夏威夷召開第二屆大會,因正值國共合作北伐時期,英美代表就臨時建議討論中國民族主義的動向問題。日後學會討論的重點大都圍繞在中國革命的未來發展課題。第三屆大會於1928年在京都召開,適逢南京政府及東北張學良勢力,聯合以反共名義要收回中東鐡路北段路權,而引起的中蘇間爭執的中東路事件,所以會議的主題就集中在滿州事變。1931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召開第四屆大會,推選胡適擔任主席,因918事變爆發,中丶日雙方代表為此爭執,只能表面應付難於暢所欲言,這東亞的爭端已超越一般教會人士所能處理。此時美國時代雜誌的重要評論員愛德華.卡德出任大會祕書長,其於1932年推動將學會公報正式轉為期刊雜誌:「太平洋事務」,聘請拉鐵莫爾當主編,要將各方爭議以學術論文模式來論述,公開會議盡量避免直接政治性爭吵,並將總部遷回紐約。從此第三國際的論述及人員即大量地進駐亞洲學會。如主導者卡德本身就是史達林的支持者,在蘇聯大清洗時代,就不斷公開替蘇共中央辯護(有一説法是,為爭取蘇聯學者能投稿參與學會)。此時學會中拉鐡莫爾及魏特夫兩人,所提出中亞草原征服王朝及東方水利專制主義,就成為日後馬克斯主義者,研究中國歷史的新典範。1930年代,中國的社會史論戰,其西文材料就是從亞洲學會幾百本出版物中,半封建半殖民論調,源源不斷翻譯轉化到論戰場域中,其影響力至今未消。後來魏特夫因反史達林主義,漸漸被排斥出學會活動,而拉鐡莫爾即成為學會中的主角人物。
 
麥卡錫參議員針對亞洲學會的司法指控就是針對拉鐡莫爾而來,雙方大陣仗對抗,從議會聽證到法院控訴,律師於詰辯過程中出示幾十位歐美漢學家的聯合聲明,指參議院指控妨害學術自由,若判刑就是政治迫害。法官最後採認辯方論述,無罪開釋。太平洋學會也在美國社會爭議中於1960年12月正式宣佈解散,胡適早在1950年代,在美國去函學會,表中國學會解散退出。那拉鐡莫爾到底是什麼樣一號人物?使他能成為羅斯福總統派給蔣介石委員長的第一位政治顧問,而其繼任者就是史迪威將軍。
 
拉鐡莫爾的神奇之旅
 
「羅斯福主要的興趣在於幫助邱吉爾拯救英國,以免其步法國戰敗之後塵。中國對他來説不甚重要,因此他把中國當作一個垃圾傾倒場,應付應付那裏野心勃勃的人」這是拉鐡莫爾在接任蔣介石顧問幾十年後的回憶心得。作為從小在中國生活,短暫回歐洲受教育,因沒錢付牛津大學學費,又回中國謀生,其出身和大部分美國富商或教會人士的心境大不相同,年輕時從事羊毛或保險公司之職員時,即四處遊走中國各地,並由此撰寫一系列專書,獲得歐美學界肯定。1936年是其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受斯諾的影響,拉鐡莫爾帶領幾位英美人士(在紐約創刊「美亞」雜誌的編輯賈菲和畢恩等人),佯裝旅遊再闖入延安,會見中共領導。毛澤東大陣仗迎接,擺出農民革命家素樸英明的形象,以致其一行人的結論是,在比較國民黨份子及各地軍閥行為後,毛澤東才是真正帶領中國革命成功的人物。
 


            毛澤東畫像。圖片來源:香港毛澤東思想學會

 
1936年底其回到美國柏克萊大學,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撰寫了在中國內亞遊歷觀察心得之著作「中國的內亞邊疆」,此書論述中國遊牧草原民族及農耕帝國間,幾千年來來回回的地理丶氣候及政治軍事爭戰及抉擇,並認定中國內亞的長城才是亞洲歷史的中心。這以穿越千里的考察報告,讓其在學界贏得崇高地位,並獲邀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注意,他沒博士學位)。也因此書及在太平洋學會中的經歷,1941年才獲羅斯福團隊選拔到中國出任蔣介石的私人顧問,其一向堅持統一戰綫,國共不能內戰,要集中力量抗日(第三國際立場)。也因昔日到過延安之體悟,當他在重慶見到國民黨高官中有中共間諜(如孔祥熙之秘書冀朝鼎),均不動聲色偷偷來往,而見中共代表周恩來則心照不宣客套對應,在國共內戰時,心態上完全站在中共一邊,阻止美國介入,由此和老東家霍普金斯大學校長鮑曼翻臉不和,有如日後費正清和時代雜誌老板魯斯間的爭執一樣,在1950年代雙方是水火不相容的爭論。日後他在學界,即將研究重點集中在中國少數民族問題上,尢其在蒙古學研究上的成就,榮獲蒙古共和國的最高榮譽表揚。有關現代中國革命問題,已不再碰觸,那是費正清的事業。
 
國共內戰時(1946~1949),拉鐡莫爾曾去拜訪被下放的史迪威,想要為美國新聞處寫一些新聞,在華盛頓已沒人理會,這位昔日的美軍駐華最高將領,辨公室不在五角大廈,而是在一座舊工廠中,無所事事等著退休。見面後雙方都在互探有無更多戰況消息,最後史迪威告訴拉鐡莫爾:「要是你能聯繫上他們,替我捎個信,告訴朱德,我將自豪地到中國,扛起步槍,在他手下當一名普通的士兵」,不到幾年後的韓戰與越戰,美軍就真正嚐到滋味了。

文/黃吉川(超級電腦專家、成大講座教授)
曾任成大教務長、研發長、現任為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講座教授,研發超級電腦「漢星一號」,曾多次獲得研究傑出獎,並投入時政與文學創作,為前民進黨秘書長張俊宏主編的《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共同作者,筆名「江夏」,創作詩集著有《啟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