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補貼並扶植特定產業,是美中貿易戰爭端之一。華爾街日報估算,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拓展國際版圖期間,獲官方逾新台幣2兆元財務支援,比對手掌握更多競爭優勢。
華為1987年創立,從販售電信交換機起家,20世紀末在中國通訊裝置市場站穩腳步。邁入21世紀,華為在國際市場迅速崛起,超越摩托羅拉(Motorola)等昔日巨擘,如今成為年營收逾1000億美元、全球雇用逾18萬人的電信設備霸主。
隨著美中科技較勁白熱化,華為成為美國政府眼中釘。由於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曾任共軍工程師,華為與中國政府間的關係格外受矚目。美方部分人士懷疑,北京如要求華為分享網路數據,華為不得不照辦,華為電信設備因而存有國安風險。
任正非今年曾說,華為沒有依賴國家援助。但報導指出,華為拓展海外版圖20年來,一直受惠於中國扶植特定產業的政策。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檢視華為補助金、信貸融通、稅務優惠和其他形式財務援助詳細資料發現,華為獲得中國政府多達75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2450億元)奧援。分析師與華為客戶認為,這些銀彈有助華為以比競爭對手低30%的價格爭取客戶。
據報導,華為獲得最大部分金援來自貸款、信用額度和國有銀行提供的其他協助,總額約460億美元。2008年至2018年,中國政府以獎勵措施培育科技業,華為這段期間稅務節省多達250億美元。此外,華為享有16億美元補助金、20億美元購地優惠等援助方案。
華為透過聲明表示,支援公司研發的補助金「微不足道」,華為獲得補助很平常,科技業其他廠商也享有稅務優惠等援助。
華為正在全球多地布建5G行動網路,被認為在5G技術開發上領先群雄。報導指出,許多國家都對特定廠商或產業提供財務支援,但中國政府金援華為,卻使外界更加懷疑華為與北京之間的關係。
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員魏塞(Michael Wessel)說,華為商業利益受到中國政府強力支持。
單就金額觀察,中國政府向華為提供的支援確實遠多於華為競爭對手。
政府補貼觀察組織Good Jobs First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獲得美國聯邦與州政府補貼、貸款、擔保等金援總額達445億美元。
華為在年報中揭露,2008年以來獲得的官方補助金總額達16億美元。報導指出,2014年至2018年,華為拿到的官方補助金是芬蘭諾基亞(Nokia)同期公布的17倍,瑞典愛立信(Ericsson)這段期間則未在財報中揭露官方補助金資料。諾基亞與愛立信分別是全球第2、3大電信設備廠商。
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華為和中國其他眾多企業一樣,都是民營公司,取得的成就「離不開良好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