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監察院甫公布總統賴清德就任後首次財產申報資料顯示,存款新台幣1125萬4024元,較上次申報增加約909萬元;另有房貸1246萬395元,以及美國國庫債券1186萬2008元。其中,申報3筆美債,相較去年11月登記時的面值來看,匯損已高達118萬,引發市場關注,也掀起網友熱議:「總統為何沒有直接買台股,反而跑去買美國國債?」

哲哲老師、分析師郭哲榮表示,美債帳面虧損主要來自新台幣升值所造成的匯損,而非債券本身的利息損失。據揭露,總統是透過中國信託,直接與美國政府買進美國國債,這與一般投資人透過ETF間接持有國債的方式不同。

持續更新:陳淞山觀點》 賴清德綁上大罷免成敗的政治火藥

舉例來說,許多人是透過像「國泰20年美債ETF」這樣的基金持有,這是由投信公司成立ETF後,投資人買進單位數,間接取得美債部位。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在降息後享受資本利得,但若未持有到期,就會受到市價波動的影響。

至於總統買美債理財透露什麼?郭哲榮表示,總統有房貸1246萬元,先不還房貸,把錢拿去買美債,以他夫人的名義去買,但夫婦財產申報上是一起。假如依照一般理財型房貸2.5%的利率借款,但選擇用近5%殖利率投資美債,從財務角度是合理的理財操作。

網民下一題:總統沒有買台股是不看好本土市場?郭哲榮認為,總統職務敏感,若涉入台股容易引發爭議,因此沒買台股屬合理避嫌,不代表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