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最近有位友人向我諮詢工作上的困擾,他提到自己平常在公司和同事的相處狀況都不錯,甚至許多同事下班後還會和他一起吃飯、閒聊,同事也都覺得他的個性很友善。

然而,每當上司找這位友人講話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上司在針對他、批評他的想法,有時生氣的感受難以克制時,甚至會放聲大罵上司後憤然離開;但同樣的建議由同事提出時,他既不會有不好的感受,甚至可以很開放地討論自己可以做什麼樣的修改。

同事都跟我這位朋友說,他們沒有感覺到上司有特別針對他的狀況,但下一次碰到相似的場景時,他還是一樣陷入當下暴怒、事後內疚的循環,也因此希望可以透過諮詢來學習「情緒控管」。

負面感受,是不好的嗎?

我們常有一種迷思:負面感受(如:生氣、難過、害怕……等)是不對、是需要被「控制、管理」的;但事實上,每種感受都有其功能,還記得前一陣子去參加一場「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的助人工作者自我成長工作坊時,老師以「害怕」為例讓我們知道:我們總是覺得害怕是不好的,但在遇到有危險的情境(如開車趕路時),害怕會成為我們的探照燈、保護我們的安全。

因此,當我們不接受自己的感受時,就很容易對我們原先的感受做評價,以我朋友為例,因為他不接受憤怒的感受,所以就出現後續的內疚感。

感受,是針對當下事件還是被過往幽魂勾到呢?

不過,雖然感受沒有對錯,並不表示當下的感受是就事論事的,更多時候,我們的感受來自過往經驗擾亂理性思維。回到這位朋友的例子,同樣的狀況他僅在與上司溝通時會出現憤怒感受,進一步和其探索感受背後的觀點,友人提到自己是長子,從小在和長輩互動時,一直會覺得對方只會挑自己的毛病而偏愛他的弟妹,對他來說「被長輩指正」會馬上勾起「不公平對待」的想像,引發他內在「不被疼愛」的恐懼,並由此發現自己對「被愛」的渴望。

感受出現時,先不急著反應,深呼吸一口氣、聽聽感受在說些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內在僵化的觀點,甚至可以進一步探索出我們對自己、他人的期待,和自身內在的渴望。

情緒表達不等於情緒發洩

然而,生活中的確會出現真實的不公,既然感受沒有對錯,當自認當下的感受未受到內在需求或過往經驗影響時,就應該可以破口大罵囉?

我們要區分情緒表達與情緒發洩的差異,情緒表達是我們在理性思維的前提下,一致性的溝通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情緒發洩則是被感受淹沒、被感受主導,而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生活功能;若在衝突中要進行溝通,情緒表達能反映我們的立場,情緒發洩則只能帶來一時的痛快。

選擇,並為自己的抉擇擔起責任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我們永遠要為選擇負責」,一致性的溝通是一種選擇,優點是能踏實地面對當下的事件,但同樣地,我們也要承擔溝通的另一方並不一定會買單的限制。

Virginia Satir女士(美國家族治療的先驅,也是薩提爾模式的發明者)提出四個「求存活」的溝通姿態:

1.討好:在溝通中忽略自己,只在意他人,為求他人認同而迎合。

2.指責:只在意自己、情境,忽略他人,用否定、命令的方式溝通。

3.超理智:僅在意情境而忽略自己和他人,在溝通中不顧感受而分析數據。

4.打岔:在溝通中忽略自己、他人和情境,做別的事情來逃避溝通。

這四種溝通姿態雖然屬於不一致溝通,但沒有對錯,僅有適合不適合;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就會遇到在理性思考後,雖然接納自身的憤怒感受,但知道當下情境說出真實感受和需求會有相對應的代價(如:被主管視為難以管教),而選擇透過討好(從善如流)或打岔(打哈哈)的方式帶過。

當然,選擇求存活的溝通姿態也會有需要擔負的責任,諸如:真實感受和內在需求無法被理解、長久在同一個求存活溝通姿態下,也可能會造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危害,要如何抉擇端賴個人願意承擔的代價。

感受,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我最後建議我這位朋友學著在衝突情境中不被自己的感受主導行為:出現負面感受時,停下來釐清感受是否受僵化思維的汙染、好奇探索自己的內在渴望,在理性思維下如實接受自己的感受,選擇溝通的方式再為自己的抉擇負責。

作者:趙奕霽臨床心理師/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趙奕霽臨床心理師。   圖:趙奕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