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對老屋改建重造,其實民眾的需求一直存在,而且蓄積已久,但過去,都市更新一直宛如牛步難行,從審核件數便可見出端倪。二十一年來,全國核定件數不到800件,每年平均核定40件左右,相當只有1200至2000戶,面對全台410萬戶逾三十年的老屋,這樣的都更速度,業界無奈戲稱像搭牛車一般,要等到何年何月才翻新。

然而,老屋更新確有急迫性。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光是台北市的老屋比率高達68%,新北市達43%,等於每兩間房子,就有一間屋齡逾三十年。不僅房屋高齡,老化速度更是加快。十年前,全台逾三十年老屋有二百多萬戶,現今增加二百多萬戶,增幅高達一倍,預估十年後,將增至六百萬戶。

這些存在的老屋,同時潛藏公共安全危機,包括耐震承受度、海沙屋未能及時拆除等問題。如何能夠推動大面積重建再造,讓公權力適時介入,都是政府真正考驗的開始。

直到前兩年《危老條例》上路,業界開始感受到由冷轉熱的微妙變化。

根據《財訊》報導,《危老條例》改變兩件事:一是打破重建面積的限制,降低合議的難度;二是同意門檻採取百分百同意,解決依都更程序可能出現少數人綁架多數人居住權利的問題。危老重建的熱度正持續延燒,在雙北市尤其明顯,可以預期,在未來的五至十年,這個議題絕對會是政府的主要推動政策。

根據《財訊》報導,受惠於政策利多,這股改建量能正在大爆發。根據內政部統計,《危老條例》上路二年多來,截至今年九月底,全國危老重建案已核定273件,等於是平均每年核定約136件;相較於過去都更速度,每年核定40件,數量已經明顯倍數加快。

危老重建已經為加速都更點燃了一把火,隨著成功重建的案例一一出現,接下來滾動量能一定更快速;這股才剛開始的重建風潮,將一舉改變台灣未來五十年的城市面貌。

六都老屋統計。   圖 : 財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