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國大陸海軍「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上海船廠「下水」。不知台灣人是真以為「西線無戰事」,還是「習慣」而麻木。媒體上竟然悄聲沒什麼討論的聲量,實在令人憂心…
有人會說一艘船,有什麼了不起?但千萬不要忘了《孫子兵法.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更何況這型船可能「突破」台海天險的限制,是不是應該多加認識,早做因應?
從滿載排水量、航速等數據「觀察」075型兩棲攻擊艦,明確看出它「衝著台灣」來的「目的性」。根據中國大陸《新浪軍事》的報導「推估」,075型的滿載排水量約3.6萬噸,是世界第3大兩棲攻擊艦,略小於美國最新型的4.5萬噸「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以及4.1萬噸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明顯大於2.6萬噸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和2.1萬噸的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據公開資料顯示,075型兩棲攻擊艦所採用的柴油發動機動力達6.5萬馬力,航速在22至24節(約40至44公里/小時)之間。以台灣與大陸的距離,北部約150公里,南部約300公里來推算,「單程時間」到北部約3至4小時,南部約6至7小時左右,在單純考量航速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跑幾個來回」。國防部長官說:「通過台灣海峽,以時速約25節推算,推估需一天以上時間」,數據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把它視為「過路客」,就能擺脫「衝著台灣」來的威脅嗎?
為什麼從滿載排水量3.6萬噸、22至24節航速就能觀察到「075」的來意不善?滿載排水量代表它可以裝載多少人員、武器裝備;大陸官媒報導,075型可搭載20架直升機,同時設有塢艙,可作為兩棲車輛和氣墊登陸艇的母船,再搭配之前「071型」綜合登陸艦,這樣的數量的兵力投送,對於一場登陸作戰的守備方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壓力」。如此說來,豈不是愈大愈好?事實不然!若考量台灣為多山多岩岸島嶼地形,攻擊方僅能「小股」登陸,因此過大艦船「用不上」。這是「瞄準」台灣的原因之一。
至於航速問題,還有其他艦種的協調、搭配問題,但登陸作戰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兵力在海上顛簸,身體不適理所當然、再加上有來自空中、海面、水下各種威脅的心理煎熬。在考量距離的情況下,如何縮短接戰時間,成了最大問題;所以,一定要3.6萬噸的「075」快跑到22至24節(「黃蜂級」約20節、「西北風級」約18.8節)。這是「瞄準」台灣的原因之二。
至於某親中媒體報導「陸075兩棲攻擊艦全球排第幾?美軍予高度評價」,其中引述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USNI)報導,指075造艦構想「可能為了提高其垂直化兩棲攻擊能力,以應付台灣多山的東海岸地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075的確可以為缺乏戰機起降的台灣東部海域提供海上基地,但問題是中共目前尚無計劃購入垂直起降戰機,自行研發又緩不濟急,因此僅以「直-20」等大型直升機擔任艦載機,執行部隊空投與空中支援任務;如果075要跑到台灣東部,誓必使運動時間加倍,那將使戰力大打折扣;其次,台灣東部還有日本沖繩的美軍部隊,以目前台美日的「關係」,若解放軍在此地作戰,將面臨必須開闢兩個以上的戰場,這筆帳恐怕並不划算,但也不宜輕忽。
打仗不是不躲不避挨一掌、打一拳,而登陸戰是所有戰場狀況最為嚴苛的一種戰爭型態,「正規」的登陸戰整個作戰的流程應該是這個樣子:
1.登陸海上兵力、物力集結,同時對敵空軍機場、海軍港口、岸置武器陣地進行空襲,以取得軍事優勢。
2.評估軍事優勢是否取得與敵復原再戰能力,決定是否登陸。
3.空軍炸射、海軍艦砲高密度的火力覆蓋登陸點,癱瘓灘頭防禦。
4.登陸艇集結,掃雷艇、水中爆破人員排除水道障礙。
5.多舟波搶灘登陸攻擊、建立灘頭堡。
6.阻斷敵軍補援路線。
7.建立陣地,確保後續補給、部隊登陸暢通。
只是,在大陸「十.一國慶」上,解放軍秀出「無偵-8」超音速無人偵察機、「攻擊-11」無人攻擊機、「001水下無人航行器」等多種無人裝備;是不是可能在075上搭配使用?這恐怕就讓「正規」之外,增添不少變數…
中國大陸這幾年造艦宛若「下水餃」,數量之外,能不能協同作戰,才是形成威脅的關鍵。我們當然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只是該做的、該思考的,可一項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