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在經過9年的努力後,研發育成釀酒用高粱新品種「台南7號」、「台南8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兼分場長游添榮30日指出,「台南7號」和「台南8號」不僅具有經濟價值,且在生育全期不需灌溉與噴藥,每公頃能少灌溉1公噸的用水,不僅大幅降低農民成本,又有助改善部分農地地層下陷問題。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高粱栽培向來以金門地區為主,台灣本島僅為零星栽培,不具商業規模。根據農業統計年報,2017年高粱栽培面積為1969公頃,2018年的栽培面積為1348公頃,金門地區約佔97%以上,平均每公頃產量約1700公斤。

這次「台南7號」與「台南8號」品種育種的選拔過程均在台灣南部地區,相當適應台灣氣候,且具有高產量的優勢,平均每公頃產量可達3500至5000公斤,相較於金門地區,每公頃平均產量勝出約二到三倍。相信推廣後可提升台灣本島的栽培面積,同時增進農民栽培選擇與收益。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過去金門高粱栽種歷史長達30年的「台中5號」品種,為飼料用與釀酒兼用品種,釀酒出酒率低。游添榮說,「台南7號」的出酒率可達42%,而「台南8號」出酒率更可到49%,兩者的釀酒出酒率都高過金門高粱栽種歷史長達30年的「台中5號」品種,且酒質優良。

「台南7號」因具有抗倒伏特性,可減少強風豪雨後造成植株倒伏,影響籽粒收成與品質;同時,「台南7號」具有耐旱特性,且為散穗型,較耐梅雨,適合在一期作推廣種植;它株高約166公分果穗籽粒飽滿,千粒重約為22公克,產量約可達一公頃3500至4000公斤。

游添榮稱,「台南8號」植株則具有耐淹水特性,曾在嘉義縣義竹鄉的試驗田區經過豪雨淹沒2日,仍不影響其田間存活率;「台南8號」為半散穗型,在一期作的梅雨期間,易穗上發芽;株高約145公分,千粒重為46公克,無鳥害,成熟期少雨且產量較高,每公頃平均產量為4500至5000公斤,適合在中南部8至11月的二期作推廣種植。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強調,高粱新品種「台南7號」和「台南8號」在稻田區的生育全期不需灌溉與噴藥,大幅降低農民投入栽培成本;而降低灌溉水需求,則有助改善部分農地地層下陷問題;此外,「台南7號」和「台南8號」籽粒經由金酒公司試製高粱酒,評估為出酒率優異、酒質香醇的優質高粱酒。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最後指出,未來將持續配合農委會政策與農糧署、種苗場、金酒公司、金門縣農會等相關單位及農民共同合作,積極推廣本土釀酒高粱。


【 NOWnews 今日新聞 】提醒您 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