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7月17日宣布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也是最高級別警報,代表某個疾病的傳播可能觸及全球範圍的公共衛生危機。

而在歷史上只有宣布過4次此類聲明,其中伊波拉病毒就佔了2次,《新頭殼》整理出曾經被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病毒及症狀: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事件一次看 圖:新頭殼/製表

全球第一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H1N1

H1N1新型流感的流行於2009年3月始於墨西哥,之後傳至美國、加拿大,隨後迅速遍及全世界,在病毒確認後不到二個月,世界衛生組織便宣告全球進入「大流行」階段。根據WHO研究發現,H1N1流感在全球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每5人中就有1人被感染,死亡率為0.02%,而台灣也無法倖免此波疫情襲擊。

疾管署指出,H1N1新型流感疫情是《國際衛生條例》公布後首次發生的重大疫情,2009年4月25日,WHO宣布新型流感疫情為「國際關切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表示對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臨床特徵、流行病學及病毒學等資訊仍待進一步瞭解,呼籲所有國家對不尋常的流行及肺炎病例加強監視。

而隨著WHO經過數個月的觀察,最後於2010年8月10日宣布解除全球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疫情。

H1N1症狀

台大醫院表示,H1N1新型流感是由新的流感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自2009年4月在墨西哥發生以來,已造成全球大流行,和其他流感病毒相同,H1N1新型流感病毒主要是藉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給周圍的人,另外也可能經由雙手觸碰到病毒後,再觸摸自己的眼、口、鼻而感染。

感染H1N1新型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燒、上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疲倦等,也有些人會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絕大部分患者於一週內可康復,然而小部份患者會產生肺炎或其他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第二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

幾近消滅的脊髓灰質炎在2014年突然在許多國家爆發疫情,根據WHO資料指出,2013同期僅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及阿富汗三國發生流行,僅一年的時間,國際間已有10國流行或再度流行的狀況。

2014年也分別於中亞、中東以及中非發生3起移入性小兒麻痺症事件,該疫情恐危及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畫成果,甚至造成病毒於國際間散播的風險升高,於是WHO於2014年5月5日,宣布骨髓灰質炎病毒為全球第2件國際關注的「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根據WHO於今(2019)年3月1日公布第20次緊急會議結論,表示國際間小兒麻痺症仍屬「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事件,並建議將臨時性建議延長三個月。

小兒麻痺症狀

小兒麻痺症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發明小兒麻痺疫苗以前,全世界都有病例,溫帶地區主要流行季節為夏季至早秋、熱帶地區在雨季。台灣於2000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目前小兒麻痺症在開發中國家及小兒麻痺疫苗接種率低的地方仍持續發生新病例。

疾管署表示,小兒麻痺症是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傳染力極強,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後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時間長達3至6週,且由於超過95%以上的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僅小於1%會出現麻痺症狀,但可以透過疫苗有效預防。

第三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西非伊波拉

西非伊波拉疫情自2014年3月於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爆發流行,規模為歷年之最,且造成多國受影響,WHO於2014年8月8日宣布此疫情符合「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歷時近兩年,截至2016年3月23日受影響國家共10國,累計近2萬9千例,逾1萬1千例死亡。

疾管署表示,鑑於西非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均已達阻斷伊波拉病毒原始傳播鏈之標準,雖近期雖仍出現零星疫情,但WHO評估現造成國際間傳播風險低,於2016年3月29日的第9次緊急會議宣布,西非伊波拉疫情解除。

西非伊波拉症狀

疾管署指出,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為伊波拉病毒所引起,潛伏期2至21天,病人於潛伏期不具傳染力,出現症狀後才具傳染力,經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而感染。

臨床症狀有突然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可高達9成。

第四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茲卡病毒

疾管署指出,茲卡病毒開始於2013年10月的法屬玻里尼西亞等南太平洋島嶼地區,其後在2015年5月,WHO證實巴西東北部出現本土的茲卡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為美洲地區首例。2016年1月,疫情擴增至中、南美洲,包括巴西、哥倫比亞海等10餘個國家、地區,皆出現本土疫情,因此,茲卡病毒感染症被認為是將會持續擴展到新地區的新興傳染病。

WHO於2016年2月1日宣布該茲卡病毒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到了2016年11月18日,考量全球茲卡病毒感染症疫情於2016年底開始逐漸趨緩,WHO宣布茲卡病毒解除。

茲卡病毒症狀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感染到茲卡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分離出來,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主要經由斑蚊傳播。

台大醫院指出,茲卡病毒感染症主要經由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感染,潛伏期約3至12天。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較輕微,以發燒(通常微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痛(主要是手和腳的小關節)或無化膿性結膜炎等症狀為主。

其他常見的症狀則為頭痛、後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  一般人感染茲卡病毒症狀較輕微,但孕婦感染有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 

第五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剛果伊波拉

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剛果民主共和國從2018年起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累計了2,477例(2,383例確診、94例極可能),其中1,655人死亡,另病例中有133例為醫護人員,其中41例死亡。

鑑於疫情有擴散風險,WHO於7月17日召開緊急專家會議,並在台灣時間18日凌晨宣布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為全球第五起。

因應剛果民主共和國疫情已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WHO也於7月19日發布國際交通建議,強烈建議其它國家勿關閉該國邊界或對旅行及貿易施加任何限制,任何感染病毒或接觸者21天內不得外出旅遊(醫療後送除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