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六都春秋同意轉載)

7月20日在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舉辦⟨走進歷史長廊,重探「白色恐怖」的記憶--中台灣與轉型正義的故事⟩由當年於美麗島事件列席被告的姚嘉文律師主講、成功大學黃吉川教授主持的⟨孤牢裡的美麗島-重塑「美麗島大審」的真相⟩驚喜連連!黃吉川教授開場引言,首先用日韓雙方近日的爭執打頭陣,指出日本與韓國之間的嫌隙是從二次世界大戰延續至今的遺仇,藉以強調歷史是需要被重視和追究的,否則就會發生今日因沒有正視歷史而造成的未解衝突。姚嘉文律師也以此概念將美麗島事件背景完整呈現,讓整個美麗島事件的面貌不僅真實,更蒙上一層由回憶覆蓋的生命力。

姚嘉文律師(左)與黃吉川教授(右)對談。

「美麗島事件」v.s「高雄事件」 歷史爭議大解析

姚嘉文律師在活動當中將「美麗島事件」與「高雄事件」的差異性重申辯明。「美麗島事件」是有組織、有主張、有行動、有共識的大規模社會力量運作,包含出版雜誌、成立服務部等等倡議宣傳;而「高雄事件」所指涉的是當時現場的衝突事件,也就是促成美麗島軍法審判的爆發點。當時國民黨政權咬定參與者暴力襲擊憲兵、警察,甚至不惜假造證物及目擊證人指稱姚嘉文律師策動群眾造反,企圖以「叛亂罪」這樣的軍法刑責進行處置。

不過藉由自身深厚的司法背景,姚嘉文律師觀察到警備總部用這樣的手段蓄意羅織犯罪已然碰到了瓶頸,尤其姚嘉文律師運用不久前曾為余登發案進行軍法審判辯護的經驗在「美麗島大審判」的法庭上頻頻出招,讓整個司法體制的漏洞被關注此事件的民眾得以放大檢視,終致於引來國際輿論大舉斥責國民黨政府以不法方式懲處人民的作為。姚嘉文律師在軍事法庭上反覆抗爭的司法經驗也因而成為美麗島軍事判決中最大亮點,比如強硬指出「襲打軍警」是社會秩序維護法的範疇,與「叛亂」無關,更何況現場根本沒有發生暴力攻擊事件,只是一般集會遊行;這些嚴正辯駁和有事實根據的說法經由國內外媒體的報導,開始讓一般民眾首次明白政治案件的內幕和有所主張的組織為台灣而奮鬥的事實,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的啟蒙開端。

台灣青年基金會執行長謝艾樺(左)穿著姚嘉文律師(右)的律師袍,讓活動場面瞬間熱絡起來。

美麗島不只是家園 更是夢想的沃土

姚嘉文律師提及審判過後的陳述尤其精采,警備總部不停暗示姚嘉文律師等人主張不再反對政權、不執行台獨、不再策畫相關行動等等的言論,然而姚嘉文律師卻把法庭中的陳述當作一場戰勝的演講,將主張和理念再次釐清和強調,並一再高呼三大訴求:「解除戒嚴、國會改選、修訂憲法」。姚嘉文律師回顧當年的陳述,那句我要和所有人一樣「回到美麗島」的發表引起國際廣大回響;然而最後一句做結的「台灣民主運動的推展,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止。」才是姚嘉文律師當時所要表達的決心與勇氣,不管牽制了多少靈魂和肉體,台灣終將會走向民主自由國家之路,這是不容質疑的想望和未來。

主持人黃吉川教授回憶當年的美麗島事件,打趣地說到:「無論報紙怎麼罵,我們早都學會了該怎麼樣倒過來看!」這些因為美麗島事件被審判的「叛亂犯」在躍升成為社會焦點之後全都成了人民心目中的台灣英雄,其所展現的正是:不畏強權的打壓抗爭到底的人民新形象;也因為有美麗島事件的發生,才會有今日民主台灣的重塑與誕生。美麗島事件就是國家政治教育的首章開頁,讓社會大眾在低盪漠然中起身認知自身權利。

美麗島事件也是一個時代中共同經歷的回憶。

姚嘉文律師則謙虛的回應道:他們這些參與者從來不是英雄,只是和你我一般的平凡人,也什麼都害怕,但是有些事情不能等待,也不該等待,讓未來不只在想像中發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姚嘉文律師最後也感性的說到,能成為這些過往中的一份子,是很值得高興和紀念的。

姚律師繼續感性地申論說,台灣的抗爭雖然漫長卻是和緩的,畢竟武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們只能用行動用堅持表達的決心,讓台灣慢慢地改變,慢慢地演進。儘管最初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力量努力在推動,最後也都能夠變成一群人、一大群人的一起奮鬥,這就是台灣所蘊藏的無限力量和能量。昨天的我們都已經成為歷史一部分,讓每一天的自己都能夠翻過不同的篇章,終將有一天,我們都能夠寫出下一個世代銘記於心的美麗記憶。

7/27日將邀請楊翠現身親自闡釋祖父楊逵的抗爭者角色

不過記憶的存在形式有很多,有些人寫在書裡,有些人記在影像裡,有些人則永遠活在另一個人的生命中;當年反覆進出牢獄的楊逵被當代各政治立場拆的四分五裂,然而在孫女楊翠的心中,祖父楊逵從來就是那個愛她的、愛家人的、愛台灣的、充滿理想的阿公。想知道白色恐怖這段溫馨卻佈滿傷痕的故事就千萬別錯過:7/27日由促進轉型正義國家委員會代理主席楊翠主講的<我的爺爺不是政治犯-文學之路帶領正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