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農地或林地如果有瀕危野生動物棲息,農民或地主如果配合保育,常常得付出額外的農產損失,林務局表示,今年7月開始先針對苗栗與南投試辦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配合守護石虎棲地的農民,將可獲補助,林務局強調,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成果是由全民共享,所以衍生的成本,也該由全民承擔。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年7月1日已先核定《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試辦方案》,林務局針對已知石虎族群相對穩定的苗栗縣通霄鎮及南投縣中寮鄉將試辦「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獎勵在石虎棲地採友善農法耕作的農友、參與棲地維護的社區團體,以及配合石虎監測通報的家禽飼養戶。藉由正向的獎勵,讓熱血投入保育的在地朋友持之以恆,亦鼓勵更多居民自發維護生態環境,繼而支持石虎保育。

林務局指出,石虎是典型的里山動物,生活在人類聚落周遭、多為私有地的淺山環境中,然而包含石虎在內,台灣有約55%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同樣都棲息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淺山、平原的私有農地或林地,基於財政與對人民財產權的保障,不可能大範圍地將這些私有地劃設為保護區。

而對於這些出現瀕危野生動物棲息的私有地,當然也多希望農民或地主能善盡保育之責,別大規模開發土地、而且要維護好環境,以免僅存的棲地逐漸消失;但農民與地主卻可能因此面臨農產減收、土地利用方式受限、交通開發受阻等衍生成本。

林務局也強調,保護石虎這類以私有地為主要棲地的里山動物,在地居民與社區的支持才是關鍵,惟有透過全民共同分攤保育成本,讓居民不再認為瀕危野生動物入住是不可承受之重,進而願意共同守護棲地、支持各種友善生態的作為,人與石虎才可能共存共榮,這也是林務局研擬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的初衷。

林務局表示,近年透過「國土生態綠網建置計畫」及「瀕危物種保育行動綱領」兩計畫,已盤點並公布石虎出沒熱點,持續與交通部及地方政府協力,在石虎棲地的既有道路,設計地下通道與防撞護網,改善路殺,並積極輔導農民轉型友善農業,藉以保育與石虎棲息的農田生態系,並共同守護生活、生產、生態「三生共好」的淺山環境,讓野生動植物能安心繁衍並與人類和諧共存。

友善石虎生態給付試辦方案獎勵金類別   圖:林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