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七號即將在明(25)日,延續在太空執行任務長達 13 年的福衛三號,未來福衛七號要幫地球量體溫、測量濕度、壓力、電子密度等物理參數,預測颱風路徑的準確度更可提升 10%,福爾摩沙衛星已發展20多年,分成多次計畫,是台灣太空科技重要項目之一。

福爾摩沙衛星發展最早可追逤至1999 年 1 月 27 日,福爾摩沙衛星一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爾角發射成功,福衛一號對台灣意義重大,讓台灣成為全球第 33 個擁有衛星的國家,2004 年 6 月 18 日因電力耗盡通訊失聯,任務正式畫下句點,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則是台灣第一顆遙測衛星,主要任務是對台灣及全球陸地及海域進行近實時之遙測作業,並於2004 年 5 月 21 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而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是台灣的第一顆氣象衛星,也是台美合作計畫之一,由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共同執行計畫。

除此之外,包含福爾摩沙衛星四號及六號皆在發展計畫中,但前者因爆發弊案而終止,後者則因國科會重新評估福衛六號的技術可行性,決定以科學研究為目標,因此終止計畫,近期發展的則是,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屬於臺美大型國際太空合作案,由國家太空中心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合作執行,將接棒福衛三號,可進行全球氣象預報、氣象變遷研究、及電離層動態監測。

 

 

 

台灣福爾摩沙衛星發展歷史。   圖:新頭殼製作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   圖:翻攝自國家太空中心官網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圖:翻攝自國家太空中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