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張宇韶

國民黨總統初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位居領先的韓國瑜與郭台銘在週末都有不同型態的行程,希望透過這些具有特定功能性質的活動,拉抬自己的民調行情。然而,兩位候選人的選舉策略卻有諸多打擊死角,也為初選結果埋下了不少伏筆。

韓國瑜深知,決定爭取總統大位後高雄市政遂成為自己沈重政治包袱,面對輿論排山倒海批判於質疑似有無力招架的姿態,韓不僅沒有能力兼顧市政與國政,自己的幕僚團隊只能維繫選戰模式的功能。為了擺脫民調下滑的窘境,韓國瑜選擇一條風險極大的策略,亦即在市政上保持最小化的經營與投入,持續透過議題操作的模式,塑造自己市政處處中央被打壓的假象,此舉不僅能夠透過被害人的形象進行責任置換,對於動員韓粉進行各項造勢仍具催化效果,最終驚險贏得初選。

平心而論,這種趨於造神與昧於事實的策略,在同溫層內可能獲得無條件的支持與擁戴,但是走出韓粉圈外則面臨神話破滅與看破手腳的危機,韓粉任性排他的性格不僅讓自己逐步萎縮中,「內聚力越強,離心力越高」的現象正弔詭發生。

理性的藍營選民已經逐漸回到了客觀現實,因為他們已經理解,韓國瑜這種民粹草包式政治動員,不僅意圖解構國民黨的傳統建制,同時也將使得台灣民主政治的基礎面臨解體;年輕人徹底看輕韓國瑜毫無內涵與誠信的人格特質,同時也理解韓只想透過話術與虎爛累積圖大位的政治資本,這樣的情緒直接從韓國瑜在四十歲以下青年世代支持率崩盤得到解釋,近日高雄中學生的行為將為開始蔓延。

這當然是國民黨未來的隱憂,試想一個欠缺中間選民、社會菁英與青年世代支持的政治人物,即便贏得了初選卻極有可能在大選時面臨總統敗選、市長罷免與立委選情不佳被「三殺」的下場,因為這些藍營選民極有可能在明年大選中扮演不投票的角色。

藍營選民的危機意識也構成了郭台銘急起直追的社會條件,然而郭也存在不少隱憂。深入觀察,郭台銘雖然擁有傳統國民黨傳統建制的奧援,同時也接收了許多菁英藍群眾的支持,但是一時之間卻也無超越韓國瑜的爆發力與政治動能。主要問題除了郭台銘自身慣老闆的人格特質難以改變,其文宣競選策略恐要負最大責任。這些活在上個世代的選舉操盤手,顯然不瞭解新媒體的屬性,更忽略的當代選民對於政治人物的想像:選民要看的是真實的生活與真誠的態度,而不是人為包裝出來的猴戲。

舉例來說,為了刻意營造郭董接地氣與親民的形象屢屢設計出舔盤子、吃草或坐捷運上班的橋段反淪為反宣傳的笑柄;請網紅到豪宅直播,內容除了滿滿的炫富意義外,至多滿足社會大眾對全台首富的好奇心,流量雖然破兩三百萬人次,但是卻沒有同樣的「品質」回饋到郭台銘的民調支持度上。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出現了,為何不直接訴求郭台銘「一日總裁」的日常,透過「效率化經營、智慧型管理、自動化生產」的符號,直接塑造CEO治國的高度與形象?

如果郭台銘不能在初選中不能大幅度勝出,攻擊性極強的韓粉絕對不可能善罷甘休,一旦包圍黨中央甚至要求韓國瑜脫黨參選,國民黨的實質分裂就難以避免,這又是另一個難以面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