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政治耽誤的催眠大師」之稱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天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對仰望彼能帶領他們回到從前的群眾提出新的口號,將「XX發大財」升級為「發財外交」,台上台下嗨成一片。然而他跟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台灣老早就有「發財外交」,靠的是反共賺大錢。

戰後台灣是怎麼發大財的?主要受惠於美日兩國的戰略布局,尤其是美國。

美資是所有外資中,最早來臺灣投資的。這是因為早期美國對台灣進行經濟援助,使雙方的關係變得密切;再者,華府和臺北簽有「美華投資保證協定」,對投資者的風險有加以保障。

1961年,美國制定了新的對外援助法,間接促進美國企業的對外投資。1962年美華投資保證協定又對那些因台幣貶值而造成美國企業損失加以保障,這使美國企業對臺灣的投資大幅增加。連帶的,把日資也引來臺灣。

美國資本對臺灣的投資,主要的形式是採取「獨資」;日本資本則「獨資」與「合資」相當,並且在起初,日資與本地資本合資相當多。

美資主要是在臺灣生產,運回美國市場;日資則是希望能幫助自己對第三國的出口貿易。

來臺灣投資的日資,不只有大企業,也有許多中小企業,他們普遍地與本地的中小企業合作,這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美資會在1960年代大量來臺,是受到西德與日本的威脅。當時,西德與日本的產品已經打入美國市場,取得勝過美國產品的競爭優勢。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不利於競爭,美商不得不實施「國際分包」來自保,透過跨國公司或子公司的貿易網,把一些半成品放到勞力廉價的地方去生產,再運回美國。分擔這些工作的地方主要有五個:墨西哥、臺灣、香港、新加坡、南韓。墨西哥直接與美國接壤,剩下的四個地方就是吾人熟悉的「四小龍」。美國的戰略布局才是四小龍崛起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朴正熙、蔣中正、李光耀等獨裁者有多厲害。

臺灣不只是五大分包地區之一,在1980年代以前也是美國在亞洲的第二大夥伴,在全世界的第八大夥伴。臺灣的出口有三分之一是輸往美國。在美國市場上,臺灣的出口集中度高居亞洲各國之冠。

臺灣的出口,異常高度地集中在美國市場;美國的製造業分包,又異常高度地集中在臺灣。顯示台灣的工業生產和勞動力,越來越整合在美國經濟之中,而成為美國經濟的補充。

對美資而言,臺灣的地位是美國母公司的海外零件生產基地。根據美國商務部在1982年的調查,在臺灣的美系企業產品,有30%是出口給在美國的母公司。美系企業的母公司與臺灣子公司結合的情形,比其他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都還要密切。根據臺灣在1985年的調查,製造業的外資企業平均出口比例為54%,但美系企業所投資的電器機械業出口就高達81%。

美國為什麼要在戰後幫助台灣賺大錢?原因就在於台灣是第一島鏈的樞紐。當年美國為了防堵共產黨不要對外擴張,要讓第一島鏈守得住,刻意讓第一島鏈沿線地帶可以賺大錢。由美國提供資金、技術,生產後又大量回銷美國市場。有了錢,為了守住錢,人們才會反共。

冷戰結束後,中國作為少數倖存的共產黨國家,不被美國視為敵人,反而看成是可以藉由交往而改變的地方。因此,反共賺錢術在過去30年就不再重要。然而如今美國是以中國為主要敵人,美國國務院政策主管部門甚至準備採取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來對付中國,說「當年的美蘇之間是白種人內部的紛爭,如今的美中之爭則是不同文明之間的鬥爭」。如此一來,台灣作為反共前線基地又再度重要起來。想靠外交發大財?那就反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