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南美洲的祕魯,日前有多達51名國會議員連署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這是第一個屬於開發中小國的中國邦交國,在台灣加入WHO的議題上,有這麼大的挺台動作。台灣雖然今年仍然未能如願獲得邀請,但在甫於28日結束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國際社會展現了空前的挺台力道,除了台灣的16個邦交國之外,還包括公開發言表達支持的美國,北美的加拿大、歐洲的三大領導國家德國、法國與英國、亞洲的日本、南半球的澳洲與紐西蘭,都紛紛加入挺台的陣營。台灣自SARS事件以來所發起的加入世衛運動,在今年可說是看到了史無前例的逆轉契機。
另一件外交工作上的大突破,則是「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這是繼日本的「交流協會」之後,台灣駐外單位在正名工作上的另一項重大進展。在世衛得到的支持與對美機構的正名發生在同一週,或許是一種巧合,但這種巧合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台灣政府與民間長年努力的結果。未來幾年,中國的內憂外患恐怕沒有立刻解決的特效藥,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漸漸退潮是可以預見的趨勢,對美關係與WHO可能是台灣突破外交孤立的兩大破口,但關鍵則是台灣人自己的信心和毅力夠不夠堅強。
台灣自1997年起開始推動加入WHO運動,當年因為中國隱瞞疫情,使台灣人警覺到被國際孤立的後果,不只是政治上被邊緣化,也是關乎健康的生存議題,所以要求參與世衛的訴求,比較容易得到國人的支持。而且台灣的醫療衞生實力雄厚,訴諸防疫無國界,也比較能夠說服國際社會。在外交戰略的思維上,則是因為WHO是聯合國的附屬組織,由於聯合國的政治性太高,台灣欲加入聯合國的努力始終難越雷池一步,所以從周邊的附屬組織切入,希望有一天能單點突破,然後形成骨牌效應,陸續攻入其他的聯合國附屬組織,塑造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形勢。
可惜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國力快速增長,儼然已成世界霸權,在各種國際組織裡呼風喚雨,買通許多發展中國家,使西方國家在這些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不斷退縮,連美國這個過去主導全球秩序的世界超級強權,現在也常常在多邊組織中吃鱉,以致於川普上台後,放棄多邊主義,轉而採行雙邊主義,以一對一的模式去壓制她的談判對手。
不過,現在隨著台灣內部的民主深化與台灣意識的快速增長,以及因緣際會發生的中美貿易大戰,中國的內外形勢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內,中國的國力與國際影響力都會快速衰退,兩岸之間的優勢正在悄悄地移轉中。這次台灣在WHA大會得到破天荒的支持,正是讓中國感受到秋天涼意的一片落葉。
另外,對美關係在未來幾年也非常值得期待。在新冷戰的世界格局中,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如果台灣內部的政局沒有大變化,台美關係就一定還會持續升溫。在明年總統大選前,可以觀察的幾個重點,包括是否有更高層級的政府官員互訪?台灣駐美館處是否進一步正名?還有最具實質利益,但卻因美豬議題卡關的台美自由貿易是否重啟談判?
外交事務講究先例,實力不夠強的國家,誰都不願強出頭做老大,但是一旦台美關係得到突破性進展,台灣對各國的雙邊關係也會進入不同的局面。同理,如果能夠敲開WHO的大門,其他國際組織就有機會援例辦理。所以說,提升台美關係與參與世衛組織這兩項工作,可能是台灣外交突圍的兩個最重要的破口。
不過讓人擔憂的是,台灣明年也將進行總統大選,當國際形勢對我們越來越有利的時候,台灣人是不是有足夠的智慧,防堵親中勢力班師回朝,導致錯失台灣破繭而出的機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