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再次提出設置自經區掀波,不過外界對於自經區、自貿區卻是常傻傻分不清。事實上自經區是國民黨提出,打著「前店後廠、委外加工」概念,在區域內著重原料進口加工再出口,特別是開放現有管制農產品最受到反對。而自貿區則是自由貿易港區概念,重點在建立以物流與倉儲的國際物流和轉運中心,兩者簡稱差一字但實質意涵可是天差地遠。 

沈寂許久的自經區議題在韓國瑜質詢跳針下再度引起關注,儘管韓國瑜提出設置自經區2.0的政見,但到底2.0真相為何,至今尚看不出具體內容,不過以馬政府時代遭擱置的自經區,恐怕不止洗產地的問題,甚至還會危及台灣的農業發展,造成醫療階級社會最為人所詬病。

所謂自經區全名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為馬政府時代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所規劃。根據《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當中所擘畫的願景,當初台灣所要推動的自經區所要採取的是「境內關外」的概念,打破關稅的藩籬,業者除了可在示範區內建置廠房直接生產外,亦可透過「前店後廠、委外加工」的模式,吸引廠商加入產業鏈,透過免稅優惠強化產品競爭力。

對於馬政府準備推動的自經區概念,以醫療、金融與農業為重點,最為人所詬病的正是特區優惠所造成的不平等競爭,尤其是對台灣農業的衝擊最令人憂心。根據條例第42條規定,將可以讓中國830項農產品進入特區,且管制性產品全數外銷,非管制性產品可以內外銷。 

「洗產地」的疑慮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便舉例,一旦按照特別條例規定,屆時中國進口的管制或非管制農產品所生產的「管制食品」,都能免進口稅又可以免出口稅,然後掛上MIT出口,例如進口管制的花生,生產花生油,又或者進口非管制的櫻桃柚生產櫻桃酒,將會取代台灣農產品作為原料的出口食品。

這就是民進黨政府所擔心自經區會造成中國貨進來,變身台灣貨出去,不但中國貨(原物料)進口,還可以藉此「洗產地」改掛「MIT」出口,不僅衝擊原物料生產產業,也打擊台灣製造產品形象。

不過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今(7)日也表示,自經區沒有洗產地問題,附加價值要在35%以上才是MIT,如果不放心,標準也可再提高至40%~50%。

醫療商品化與階級化

而在醫療方面,自經區也同意外資投資醫療產業,醫界也擔心自經區推動自費看診看似可以挹注健保,但卻造成醫療商品化和階級化,因為名醫一窩蜂湧入自經區看病,若出問題又後送原來的醫學中心,屆時自費VIP病人也會優先住院,也恐排擠到原本就吃緊的病床床位。這一連串的效應將使自經區和非自經區形成就醫階級化,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等於是用錢在製造階級社會。

何謂「自貿區」

至於經常與自經區混淆的「自貿區」,全名應為「自由貿易港區」,早在2003年便已經有2003年「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可以遵循,包括台北港、基隆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蘇澳港及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等六港一空均依此條例運作。

按照該條例,政府可以劃定一個管制區域,區域內可以從事倉儲、物流、轉口轉運、檢驗測試、包裝或簡易加工等業務,透過簡化通關流程及減免稅負來達到貨暢其流的目的,重點在於國際物流以及轉運中心。而在簡易加工上也有嚴格規定,像是核心零組件必須在台灣製造才能打上MIT品牌,因此無法透過自貿港區來洗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