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起4大場所內用盡提供塑膠吸管,不過,卻遭立委質疑配套措施沒到位,改用就口杯蓋反而塑膠含量更高、用PLA塑膠吸管沒後端處理也恐生污染,減塑將徒勞無功,對此,環保署表示,原本4大場所提供吸管時,也有用杯蓋,現在少了吸管,塑膠用量就有減少。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6)日安排環保署及其他部會就「國家永續發展政策之氣候變遷調適及水資源建設總檢討」及「限塑政策規劃及執行成果總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7月1日起包含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場所,共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蔣萬安質詢時都質疑環保署的減塑政策未詳加考量細節。王育敏指出,雜誌報導就口杯蓋的塑膠含量比塑膠吸管多出0.32到0.88公克。改用就口杯蓋,恐怕塑膠使用量「不減反增」。

對此,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賴瑩瑩回應,台灣麥當勞的就口杯蓋有改良過,比吸管的塑膠含量少,環保署長張子敬也表示,其他業者使用的就口杯塑膠含量是否比較少還不確定,但原本4大場所提供吸管時,也有用杯蓋,現在少了吸管,塑膠用量就有減少。

王育敏仍質疑,環保署准許業者仍可提供取得生物可分解塑膠(PLA)環保標章的塑膠吸管,已被綠色和平質疑這類材質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堆肥處理才能分解,目前沒做後端處理,仍會污染環境。

張子敬也回應,推政策時有很多考量,包含討論過有沒有替代產品可用,才會准許這一類產品的使用,並允諾環保署會在1年內進行第二階段措施的研議,PLA材質、擴大到外帶禁用這兩個議題會優先檢討。

而針對不少手搖飲店冷飲沒杯蓋,只封上薄膜後插吸管喝,張子敬表示,一般手搖飲店不是7月上路要管制的對象。目前先管制4大場所,希望給予大眾認知減塑必要性的時間,漸進式推動,且替代性產品增加用量後,價格會下降,未來業界改用塑膠含量較低的產品的空間就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