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熱潮溼的天氣腸病毒也伺機而動,尤其5歲以下的幼童是重症高危險群,根據疾管署數據指出,今年截至目前腸病毒重症病例已累計6例,創七年同期新高,且腸病毒傳染力極強,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程變化迅速,也讓家中有幼兒童的家長們憂心忡忡。
有這四大前兆恐引發「腸病毒」重症
雖然感染腸病的的小朋友有90%可以靠自己的免疫力可以度過,不過仍有10%的孩童會引發更嚴重的症狀,一旦發現孩童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其中一個病徵,要立即到醫院就診,由醫師來進一步判斷。
擔心感染腸病毒要主要原因是萬一轉變為「腸病毒重症」,寶寶會有生命危險。腸病毒重症簡單來說就是腸病毒感染後引起的嚴重疾病,像是腦炎、腦脊髓炎或心肌炎,且5歲以下的孩子越容易發展成重症。
孩子中鏢先別慌!居家護理這樣做
若孩童確診腸病毒別太慌張,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醫師表示,腸病毒並沒有特效藥,只能透過日常護理及家長的耐心照顧,並提醒要隨時注意孩子是否有重症的前兆,讓家長陪伴孩童度過腸病毒的痛苦。
一、補充水分:
多幫孩子補充開水、果汁或含電解質的飲料,避免脫水。
二、吃冰涼的食物:
因為口腔潰爛而疼痛,要避免熱食、較硬的食物或刺激性的食物,儘量選擇易吞嚥的食物,或是孩子最想吃的食物,冰涼的食物會增加食慾,如:冰淇淋、布丁、豆花、冰涼的飲料,若要吃稀飯、麵食等食物也要放到室溫才能讓孩子食用。
三、舒適的居家環境:
讓病童好好在家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才能較快痊癒,也較能防止孩子交互感染。
四、注意個人衛生:
腸病毒病童的排泄物應小心處理,需正確及勤洗手,個人用品也應分開消毒清洗,吳昌騰提醒,用一般酒精消毒是沒有作用的,要使用漂白水才能真正達到消毒目的。
口腔潰傷好心疼!照護孩童可以這樣吃
而腸病毒引起的「咽峽炎」是在口腔深部的咽峽部位,先出現小水泡然後轉為小潰爛,因這裡的口腔黏膜受傷會引起吞嚥時疼痛,所以會不願意也不敢吃東西,而痛到吃不下飯的模樣也讓家長看得心疼。
將患童的飲食、飲水分開處理,並避免與家人共享食物或共用餐具,而餵食幼童的人要注意手部清潔與乾燥,在準備食物前,上完廁所後與餵食後應將雙手洗淨、消毒。
而飲食方面選擇冰涼、流質、熱量高的食物,將食物冰涼或放涼後比較易吞嚥,且能減輕吃東西引發的疼痛,可以選擇流質餐點,像是稀飯、麵條等,或是布丁、冰豆花、優格等冰涼點心。
另外,為了預防兒童因為厭食、嘔吐造成脫水,除了開水,也可以飲用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液,而避免熱燙、油炸、堅硬與刺激性的食物也是飲食原則之一,最後,因腸病毒會經由飛沫、排泄物與接觸傳染,廚具、餐具還是要泡製消毒水以避免家中成員感染。
孩子中鏢別緊張!腸病毒照護秘訣看過來 圖:新頭殼/製表
醫師提醒,若出現重症前兆要立即就醫 圖:台中市北屯區軍功衛生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