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在我工作的病房,經常會隨著節氣舉辦些活動,邀請正在住院治病的病人與家屬同樂。一次我看到一對夫妻在活動的過程自拍了起來,太太顯然不太滿意自拍時臉部被放大的樣子,重複試了幾次後先生開始顯得疲憊、不耐,太太便也作罷了。

結束活動後我帶著相機,邀請他們拍張照,太太開心極了也帶著先生稍作打扮,找了明亮的窗邊,還要求要和先生擺著對望的pose。就在對望等待我調整相機之際,先生突然眼眶泛著淚光,原本興奮的太太也跟著紅了眼眶。拍完照後,我問先生想起什麼情緒這麼激動,先生吱唔地說「看著太太的眼睛,想著剛認識時太太還是少女,那雙眸仍有些許稚氣天真,現在卻是幹練和堅毅。」先生沒有說出心疼或是感謝,只是繼續紅著眼眶望著太太。

道別的情境中,通常人們說出的情感不多,但感受到的情感是相當豐富的。在日本的一個研究,想探問病人和家屬在六項情感的表達與接收的情形,這六項情感分別是道謝、道愛、道歉、得到寬恕、死後的心願、在死別後的情感延續等,研究者蒐集了正在安寧病房的968個臨終病人家庭,請家屬回溯和末期病人的談話內容,以了解家屬和病人在口語表達與接收這六種情感的比例。

結果發現在家屬的回溯中,不論是家屬或病人口語表達情感的比例都不高,最常被表達的情感是道謝(有47%的家屬回溯自己有口語表達;有61%的家屬回述病人有口語表達),最少被表達的情感是道歉(有26%的家屬回溯自己有口語表達;有27%的家屬回述病人有表達)。然而,在接收情感方面結果則相反,家屬回溯自己與病人有接收到情感的比例很高,在六個不同的情感中,約有82.7%~97.5%的家屬認為自己或病人有接收到。這個研究顯現,即使情感不是直接地以口語表達,情感仍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傳遞給所愛的人。

情感如何在不被說出下,傳遞給我們所愛的人?另一個研究指出觸碰、聲音、眼神凝視、表情、幫忙跑腿、花時間和臨終者待在同一個空間等行為,在臨終情境顯得深具意義,家屬在回憶時表達,這些行為像是臨終者正在對自己述說「這就是我的感覺」、「這就是我對你的愛」、「我在這裡支持你」、「我仍在和你一起生活著」、「我要離開了」等情感,像是有個女兒回憶,在陪伴父親臨終的過程,聽著父親規律又深層的呼吸聲,那節奏彷若童年時父親為自己念睡前故事一般,正安穩著自己。道不盡的情感流動在日常的陪伴中,堆疊著家屬與臨終者共同的記憶,賦予這些行為豐富的意義。

在Youtube上有許多複製知名心理學實驗「對視四分鐘」的影片,找來了親子、伴侶沉默對視四分鐘,起初對視的人們以搞笑掩飾尷尬或努力迴避眼神,但兩分鐘過去後,只是看著影片都可以感受到滿滿的情感流動於其中。在我們的文化中,多數人仍不習慣口語說出心裡的感受,而是將心意融合在日常的陪伴或作為當中,但那些沒說出口的感受,藏在眉宇之間、行動之中,彼此相知相惜的歷史在這當中被開展,賦予那些無聲的交流愛、歉意、道別的意義。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看著你身邊的人了?不如在今晚,試試看吧!

文:林冠伶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林冠伶臨床心理師   圖:林冠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