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2016年透過社群媒體等攻勢,干擾美國總統大選後,西方各國大起戒心。然而,中國的手段也並不比俄羅斯遜色。美國媒體《觀眾》(Spectator)稍早刊出1篇報導,指中國四處收買、見縫插針,比俄羅斯更有必要防範。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資深研究員嚴森(Donald N. Jensen)指出,俄羅斯的活動相當顯眼,中國就比較慎重,不容易被察覺。

報導指出,中國在匈牙利與希臘購買資產,藉此破壞歐盟一致對中國人權提出質疑的立場,並且與德意志另類選擇(AfD)與義大利五星運動等反歐盟的各國政黨,緊密聯繫。歐洲各國媒體關注與中國間貿易進展,卻不太留意中國的干擾。

捷克漢學家哈拉(Martin Hála)指出,俄羅斯是個衰退中的強權,對外干擾主要是想要削弱敵國;中國則懷抱更大的野心,其終極目的是要成為經濟與全球事務的主宰者。

中國不僅祭出「一帶一路」政策,想要掌控各大港口,也到處收買各國菁英。澳大利亞工黨籍的參議員鄧森(Sam Dastyari),稍早便因為被指收錢支持親中政策而被迫下台。2016年捷克總統齊曼(Miloš Zeman),也在中國的壓力下,取消對大屠殺倖存者布拉迪(George Brady)的表彰活動,只因他的家人見了達賴喇嘛。凡此,都是中國用巨額投資去買來的政治槓桿。

中國當局還祭出「千人計畫」來拉攏外國專家,習近平也將海外華僑列入中國共產黨的工具,並指示統戰部要確保他們的忠誠。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教授布拉蒂(Anne-Marie Brady)指出,有些華僑是被強迫的,但也有些是自願的,一些「紅色資本家」移民確實扮演了中國的工具。

中國也利用一些小國的財政困難與國際壓力,見縫插針,例如幫助冰島在歐債危機時爭取IMF的融資。布拉蒂指出,中國的戰略企圖是要拉攏這些小國,削弱北約、歐盟與美國的實力。

美國喬治城大學紐澳暨太平洋中心主任帝德威爾(Alan Tidwell)指出,美國的媒體關注的是俄羅斯的干預,紐澳的焦點則放在中國。但很快地,美國也將關切中國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