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導「鳳梨一斤僅剩下1元」,不過農委會農糧署回應,只是嘉義產區擔心因為溫度較低,糖酸比低,不受市場青睞,導致價格較低,農委會也宣布每公斤8元收購加工延長到5月底,不過有學者呼籲政府,應查明是否真的偏酸,了解原因之後來處理,才不會引發輿論「只是拿公款補貼,沒有治本」的反彈。

日前有媒體報導,「受暖冬產季提前影響,嘉義大林、民雄所生產鳳梨日前傳出產地價格崩跌,果品上、中、下級分別只有每台斤5、3、1元。」被質疑嘉義鳳梨價格崩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出面澄清,表示高屏產地價每公斤新台幣20幾元,台南16元多,都比監控價均價每公斤7.4元高。嘉義產區價格較低是因溫度較低,果酸不易代謝,糖酸比低,不受市場青睞。近期天氣逐漸轉暖,該區鳳梨品質漸佳,價格將逐漸回穩。同時宣布,原本啟動每公斤8元收購加工的措施,還要延長至5月底。

農漁經學者李武忠指出,農委會應該先釐清一些事實,包含「口感偏酸是事實嗎?」、「為什麼目前只有嘉義這個地方鳳梨口感偏酸?」、「是這個地方不適合種鳳梨?」、「還是什麼原因造成偏酸?土壤特性或是其他因素?」以及「每年都偏酸,還是只有今年?」等。

他進一步指出,農委會有場試所等研發、技術專業單位,應該要先查明事實,而不是用補助的方式收購加工因應,這樣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確認事實、找出原因、應對肇因來處理,才不會引發輿論反彈,質疑只是拿公款、納稅人的錢在補貼農民。

此外,他建議政府,不要習慣於過去的作為不改變,每次遇到產銷問題,就把次級品拿去加工,未來加工也應使用好的產品,這樣加工品才能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