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近年來從富士康事件後,民眾越來越看重「職業倦怠」這個議題,許多企業也開始紛紛尋找心理師,替員工心理諮詢。Maslow's馬斯洛用需求理論,描述人類動機的推演;而其實從需求理論的各個層面來看,可以發現職業倦怠的原因就在其中。所以到底是我們不符合職場需求,又或者是職場不符合我們的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第一層:生理需求:最低的需求

像是如:食物、水、空氣、睡眠,而工作中的薪資就是符合此需求。假如你的薪資不足以讓你吃飽、工作不讓你睡飽、沒有休息時間等,在未滿足生理需求的特徵下,人類本能會只想讓自己活下去,所以我們會打瞌睡、找其他兼職工作等等,周而復始之下,不倦怠也難。

第二層:安全需求:對自身安全、生活穩定、不公平對待、免於威脅或疾病等有關的事情都包含在內。

工作中如果主管太強勢、被同儕霸凌,或是感到被不公平對待時,就會沒有安全感,進而對許多事都不敢表現;又或者變成自爆自棄,乾脆擺爛,反正也不會被好好對待,那就得過且過。久而久之,也會產生倦怠感。

第三層:社交需求:也就是關係需求,包含友誼、親情、愛情和歸屬感有關。

工作過程中難免會與上司、同儕等往來,建立一個社交網路,互相幫忙或給予支持;然而,當在工作中,與同儕來往少,或是同儕之間相處的狀態不佳,沒有溝通協調的管道,又或者整個團隊的氣氛,變成各做各地;再或者你分屬兩個部門,兩個部門都覺得你是對方部門,也常常被踢皮球,與兩部門互動時間也會相對較少,無法感到歸屬感。此時你的社交需求在此工作是沒有被滿足的。

第四層:尊重需求:相對較高層的需求,從自我價值、成就感、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都算在內。

工作到一個階段,難免會希望自己的表現是良好的,所以也會希望主管口頭鼓勵或是實質鼓勵大家,就像從績效來看年終獎金一樣,又或者優良員工的獎狀或公開表揚。但是當上述這些都沒有時,員工會感覺努力好像都沒有被公司或是主管看見一般。有能力者紛紛跳槽,而大多數的人只能在原地苦苦生存。

第五層: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的需求,如:自我實現、自我成長、發揮潛能等;這是比較內在的需求。

這在工作中是非常少見或是達到的需求,因為通常前面四個需求在都能滿足的狀況下,最高層的需求才會產生。通常也和價值觀、夢想、道德觀等有關聯;而有時這個需求只是單純想超越自己或是測試自己的極限而已。像是有些人為了工作而工作,雖然前面四項都滿足了,但或許這個工作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也或者他的能力比這個更好,只是目前僅能暫時從事此工作,又再者每天做重複一樣的內容;這樣的狀況下,雖然可溫飽,但可能卻快樂不起來,這也會產生疲倦感。

這五種最基本的需求,裡面都潛藏著一種疲倦感,都是一種職業倦怠;而換個角度來思考,就變成你的工作符不符合你的基本需求。假如你的工作不符合你的需求時,或許可以考慮轉換跑道!

作者 : 薛媛云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

 

薛媛云臨床心理師 。   圖:薛媛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