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79年1月的橋頭事件,是戒嚴令下第一次的示威遊行。 它改變一個政治家族的命運,它凝聚一群黨外人士的集體意志, 它推進一個國家的民主步伐。 橋頭因而成為自由的灘頭堡,高雄更是台灣民主的聖地。 今年是橋頭事件40週年紀念,也是高雄政壇面臨民主政治的另一種變動,此刻民進黨要反省什麼呢?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在高雄最接地氣的民主前輩,一個大時代的故事--台灣第一位黨外縣長余登發,重新回顧審視台灣追求民主的初心以及這當中的艱困過程,尤其是余登發一生對台灣土地及人民至情至義的付出。 這次由八卦寮文教基金會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編撰了「橋頭事件40週年」紀念專書,除了回顧大時代的意義,也希望橋頭事件永不再發生。本書獲得財團法人八卦寮文教基金會授權獨家刊出,以饗讀者。本書於2019年1月出刊。

「1986年黨外選舉後援會」為了租借場地,在戒嚴時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民黨與警總人員四處恫嚇。黨外選舉後援會租場地卻被許多國內大飯店拒絕,四處碰釘子。游錫堃省議員後來請黨外選舉後援會財務組的魏耀乾醫師,以「牙醫師公會」的名義去台北圓山大飯店租借場地,為了怕台北圓山大飯店反悔,還多付了訂金。開會前一天晚上,游錫堃和蘇貞昌省議員還特地去台北圓山大飯店敦睦廳勘察場地。開會當天早上,台北圓山大飯店才知道是黨外人士的集會,還好沒有取消場地的租借。

游錫堃主持「1986黨外選舉後援會」推薦大會

1986年9月28日,是台灣民主政治史上重要的一天。「1986黨外選舉後援會」推薦大會於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敦睦廳開會,由游錫堃省議員主持會議,早上討論全國各地黨外後援會提名人選。經過議決通過推薦康寧祥、謝長廷、吳淑珍、尤清、黃煌雄、許榮淑、許國泰、朱高正、張俊雄、余政憲、邱連輝、王聰松等二十名立委候選人;又推薦周清玉、洪奇昌、蘇嘉全、黃昭輝、張貴木、范振宗、蘇培源、蔡式淵、翁金珠、張溫鷹、蕭裕珍等二十二名國代候選人。黨外後援會決定以「民主新希望、新黨救台灣」的共同口號,掀起全面性的選戰風潮。

謝長廷提案的「民主進步黨」獲得通過

下午兩點四十五分,召開組黨發起人會議,由費希平立委主持,游錫堃省議員改任司儀。開始討論黨名時,尤清提出「社會民主黨」,傅正教授說:「行不得,怕國民黨說我們是個左派,是共產黨。」何文振則表示,為破除國民黨法統的癌症,應該用「台灣民主黨」;省議員黃玉嬌也主張使用「台灣民主黨」,與許信良隔海呼應。謝長廷則極力主張使用「民主進步黨」,因為這樣的黨名,可避免「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困擾。省議員何春木則重提雷震組黨時所用過的「中國民主黨」,還說用這個黨名,將來可以帶回中國大陸去。他的話還沒說完,大家就笑出聲來。有些人在開會當時有點害怕被抓,就說先「籌備」好了;尤清堅持說,不能說是「籌備會議」,不然會就散掉了。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尤清也建議立刻組黨。

最後以謝長廷提案的「民主進步黨」名稱,獲得全場一百三十二位熱烈的掌聲通過。後來又加了三位,共有一百三十五人成為創黨黨員。下午六點六分,費希平、尤清、謝長廷、游錫堃、顏錦福召開新政黨成立記者會,由費希平立委在記者會宣布:「民主進步黨正式成立」。台灣人民終於創建了本土第一個政黨─「民主進步黨」。

黨外最年輕的二十八歲立法委員參選人余政憲,也見證了民進黨在台北圓山大飯店的組黨過程,成為組黨發起人之一。年底的立委選舉時,余政憲和邱連輝被黨外後援會提名參選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立委。台灣人民對新政黨充滿期待,用選票支持民進黨,余政憲與邱連輝都高票當選立法委員。

在組黨的最後關鍵時刻,黨外的民主菁英都有隨時坐牢的準備,有的人甚至寫好遺書。傅正教授強調民進黨的成立,要有「人可以抓,黨不能毀」的決心,如果國民黨敢逮捕黨外人士,他要求沒被抓的人絕對要繼續組黨。他排定三個梯次「補名單」,以示前仆後繼、堅持到底的組黨決心。

種種現象,都讓國民黨認知到,逮捕已經不能鎮壓民主運動,逮捕只會製造更多反對者站出來。國民黨不得不讓步。1986年11月8日,蔣經國在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表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蔣經國「不承認、不取締」的政策確立後,國民黨已經不可能像美麗島事件一樣,殘酷地全面逮捕黨外菁英了。

江鵬堅立委當選民進黨創黨主席

1986年11月10日,民主進步黨在台北市環亞大飯店舉行第一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素孚眾望的江鵬堅立委,在中執委投票時,以13票對12票,一票之差險勝費希平立委,當選首任民進黨黨主席,正式宣告民主進步黨組黨完成。

等了一輩子,終於等到了台灣人自己的黨,八十三歲高齡的余登發顯得特別興奮,加入第一個台灣人自己的黨,他特地北上參加11月10日民進黨在台北市金華國中大操場舉辦的新黨成立晚會,余登發老縣長與康寧祥、周清玉國代等人並肩而坐,在台上與上萬群眾一起慶祝民進黨的成立。民進黨建黨之後,余登發積極奔走參加民進黨南部幾個地方黨部成立大會,不論是開會或是國會全面改選、街頭示威遊行,他總是準時報到,身上都穿著四十年的老西裝出席。

余政憲(右)和邱連輝被「1986黨外選舉後援會」提名參選第五選區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立委。   圖:邱萬興/攝

江鵬堅立委以13票對12票,一票之差險勝費希平立委,當選為首任民主進步黨黨主席。   圖:邱萬興/攝

1986年11月10日,晚上七點在台北市金華國中舉辦「民主進步黨新黨之夜」。余登發老縣長(前排中)與康寧祥、周清玉國代等人並肩而坐。   圖:邱萬興/攝

余登發老縣長(立者)特地北上參加11月10日,在新黨成立晚會,見證台灣第一個政黨,民進黨組黨完成。   圖:邱萬興/攝

1987年起民進黨召開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都會來參加,余登發老縣長(前右)總是諄諄教誨。   圖:邱萬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