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審計部今(7)日公布的報告,台北市奪下還債王寶座,2014-17年共還債253億元;最敗家的則是新北市及台中市,3年下來公債分別增加342及260億元。
審計部今日公布「106年度直轄市及地方決算審核結果年報」。就106年度6都的歲入、歲出的審定數部分,台北市剩餘最多,是133億元,;其次是台南市31億元,歲出大於歲入最多的則是台中市的112億元及桃園市的80億元。
一般而言,政府施政歲出會出現保留數的原因,多半與營繕工程經費應付保留為最大宗,或計畫延宕等等。在六都歲出應付保留數比例,台中市最高(12.86%)、台南市(10.83%),最低為高雄市(3.13%)、新北市(3.35%)、台北市(4.72%)。競選期間,對手曾批評柯文哲的工程執行率偏低所致,顯然這與審計報告有出入。
一般地方政府財政是否健全,與自籌財源比率有關,而非自籌財源則是指統籌分配稅收收入暨補助、協助收入。在全國各縣市,台北市歲入審定數1,756億元,自籌款1,154億元,自籌財源65.76%,比率最高,其次則是金門縣的62.55%。六都裡自籌財源最低的則是台南市(45.38%)、台中市(51.76%)、高雄市(53.34%)。
選舉期間,韓國瑜曾批評高雄市負債3千億元,但這與實情有出入,不過,就長短期公共債務未償餘額來算,六都裡,仍以高雄市的2,487億元最高,其次是台北市的1,916億元居次;最低的則是桃園市的225億元。
至於1年以上公債還債部分,以106年度到103年度差額,也就是本屆6都市長,2014年年底上任後到2017年年底為止,六都公債減低數,台北市253億元、新北市 -342億元、桃園市37億元、台中市 -260億元、台南市 -67億元、高雄市 -95億元。柯文哲自誇還債王,與審計報告內容一致。
民進黨推動年金改革,引發軍公教反彈。但舊制公教退休制度,包括18趴的優惠利率,不僅造成中央財政負擔,也是壓垮地方財政的原因之一。在沒納入公債規範的「未來有給付責任」部分(含舊制公教退休金、公務員退休撫卹金、積欠的全民健保費、勞工保險及就業保險補助款及積欠銀行代墊退休金優惠存款差額利息等),各地方政府到106年底,已達2兆8,286億元。
其中,舊制公教人員退休金為1兆3,595億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金為1兆3,795億元;全民健保及勞保就業服務補助為275億元、積欠銀行代墊退休金優惠存款差額利息為150億元。
如果把各縣市政府1年以上公債8,533億元也算入,廣義型的公債數字已經來到3兆6,819億元了。
延伸閱讀:
審計報告指出105年地方政府自籌財源比例。 圖:林朝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