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民眾日常息息相關,每當爆出食安問題,總是造成人心惶惶,而在2013年至2017年台灣至少發生113起食安事件中,不外乎就是「xx超超標恐致癌」、「xx超標對人體有害」等消息,但報導中的危害物「超標」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理事長姜至剛今(7)日出席2018食品安全高峰會議,並說明三要點,教導民眾如何破除食安假議題!
根據《食力foodNEXT》2018年「台灣食品業信任大調查」顯示民眾對於台灣食品業者的信任度僅有4成,時常爆出食安問題、黑心食品等,讓民眾對於市售的商品抱持著不安全及疑慮的心態,而為了確保民眾健康安全,政府會將危害物質訂定標準,以農藥為例,在上市提供農民合法使用前,會有一系列完整的毒性試驗找出對動物、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濃度,計算出每日攝取容許量(Acceptable Dauly Intake, ADI),再依據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在各項產品中訂定遠低於ADI的殘留標準,也就是說,如果產品某項化學物質些微超過標準,也僅是違反法律規定,但並不一定就會產生人體健康危害。
姜至剛舉例,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雞蛋污染事件的主角:芬普尼,其實是台灣合法使用於各式農作物的殺蟲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在各種作物中訂定殘留標準,如小麥0.002 ppm、玉米0.01 ppm以及其他各式作物。但由於台灣過去限制芬普尼使用於食用動物,因此並未在雞蛋中制定標準,依據法規是以機器檢測極限值作為標準,也一直未有常規檢測。
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姜至剛理事長表示,未來看待食安事件時,可以用以下三步驟判斷:
1.先了解該化學物質是否有訂定殘留標準
2.問題產品是否經常食用
3.如果只是些微超過標準則不用恐慌,適當的轉移飲食習慣即可
姜至剛表示,以台灣現況而言,最迫切需要與消費者溝通的議題,應該是綜合考量「劑量」與「暴露量」的「真議題」,而非動輒宣稱具有毒性危害的「假議題」。事實上,驗出超標物質的所謂「黑心食品」中,如果納入「劑量」與「暴露量」的因素予以計算,絕大多數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都是微乎其微,也就是這些「黑心食品」幾乎是假議題,來自不肖業者一己私利所導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