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受東北季風影響,氣溫與昨天相比下降7度,冷了不少,而今天也適逢24節氣中的「大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學部主治醫師吳建東提醒民眾,避寒就溫,穿保暖一點,飲食方面不要吃太寒的水果,像是西瓜、火龍果或梨子,可以補充像是薑、桂圓、紅棗等溫補的食材,但吳建東提醒,保暖、溫補也要適度,不然太過上火,也會造成皮膚紅腫及口乾舌燥的窘境!
古人以黃曆看節氣,稱大雪為十一月節,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月,而2018年「大雪」節氣從12月7日開始,直到下一個節氣「冬至」為止。但台灣難以見到大雪紛飛的景象,民眾對「大雪」也較無感,但這個時候,往往氣溫會明顯下降,因此驅寒保暖也是必要的課題!
吳建東表示,氣溫降低之時,保暖一定要做好,頭、手及脖子要特別照顧,脖子周圍是身體所有部位中對寒冷最為敏感的。當脖子接觸到冷空氣,手腳的血液流動就變得不順暢。根據研究顯示,氣溫降低時,手指、關節也會容易疼痛,他建議如果有這樣狀況的民眾,盡量不要碰到冷水,如果真的有洗衣、洗碗的需求,那就盡量使用熱水,一來可以防止關節退化,二來也可以洗得比較乾淨。
在飲食方面,吳建東建議民眾天冷了就盡量少攝取一些「寒性食物」,多補充可以暖身子的食材,但吳建東提醒,如果是體質偏熱的民眾,就不要攝取太多溫補的食物,可以採合宜飲食,補補脾腎,補充像是山藥、蓮子,燉個排骨也是不錯的選擇,性味寒涼的飲食,可以協助身體清除內熱。
吳建東也提醒,雖然說今天是「大雪」,但還是要觀察溫度,洋蔥式穿法的可以因應溫度調整,適度的保暖才是對身體比較好的,否則太過上火,也會造成皮膚紅腫、口感舌燥、便祕等窘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