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台灣能夠在美國川普政府極力推動的「印度太平洋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中扮演何種角色的命題,隨著愈來愈多美國相關人士的表態,圖像漸趨清晰。

台灣總統蔡英文日前已經表達參與美國主導「印太戰略」的高度意願。民進黨政府所屬智庫系統近來也舉辦多場與此一主題有關的研討會,請來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等國家的前任官員和學者專家進一步提出觀點。

最近的一次表態是美國前任駐北約盟軍司令史塔福上將在台北發表演說。他表示,中國在國際仲裁後的南海區域持續建造人工島等軍事行為「相當挑釁」,對於美國有意打造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帶來衝擊。但他強調,這不代表走向戰爭是必然之路,各國夥伴應協力合作,「民主、智慧地解決是最理想的,台灣也能在這其中扮演角色。」

史塔福肯定台灣是個活躍的民主國家,且是世界前25名的經濟體,經濟也持續成長中。他認為,從各層面來說,台灣都能與區域中其他夥伴合作,包括紐西蘭、澳洲、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越南等國家。尤其在南海議題上,台灣與鄰國及夥伴,例如與美日的關係,更是扮演重要角色,更「是解方之一」。

至於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的角色為何?史塔福建議,這些合作應以「不激怒中國」的方法進行,透過明智的做法以及良好的外交手段推動。他強調,相較於中國的「銳實力」,「軟實力」能夠使區域更加穩定。

史塔福的說法,與「美國在台協會」(AIT)新任台北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的看法不謀而和。後者也凸顯台灣是「印太區域」非常可靠的夥伴和重要角色。

唯華府在樂觀看待「印太戰略」的發展之餘,也務實地認識到其中幾項結構性的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印太戰略」這個四根支柱中,日、印、澳等三國的態度為何?儘管美國極力淡化「印太戰略」是針對中國崛起的圍堵,亦非有意與北京主導的「一帶一路」相抗衡,但明眼人皆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從這三個國家官方的說法上來觀察,從未高調呼應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例如,印度總理莫迪在今年6月首度說出「印太地區」這個名詞,但印度的定義是除了太平洋、印度洋,還擴及非洲。多數印度學者的說法也否定「印太戰略」是一個國防協議或軍事同盟。還有印度前官員表示,印度與美、日、澳等國家定期舉行雙邊或多邊高層的安全會談,並未刻意要凸顯「印太戰略」四邊的結盟。

莫迪政府的低調有跡可尋。印度明年即將進行國會選舉,連任是莫迪的主要目標,即使印度和中國今年年初在邊界發生衝突,但莫迪旋即以訪問中國化解歧異。可見印度在思考參與「印太戰略」的方式,是極其審慎的。

日本更不用說。首相安倍即將進行自民黨黨魁保衛戰。連任後也規劃訪問北京,與習近平會晤。即使日本與美國早有安全防衛協議,安倍政府對於「印太戰略」的態度也儘量是「只做不說」,以免妨礙安倍對中政策的推動。

甫歷經總理更迭的澳洲也是如此。前總理藤博今年推動防止外國勢力干預澳洲政治的立法,目標也是中國。但他被黨內鬥垮下台,接任的莫理森政府對中政如何仍有待觀察。澳中關係前景也難以預測。

除了這四個主角。美國欲拉攏東協加入「印太戰略」,但同時也面臨中國運用「一帶一路」和經貿壓力鞏固與東協國家關係的現實。馬來西亞馬哈迪政府最近雖然拒絕「一帶一路」工程,但多數東協國家無意在美、中兩強之間選邊站也是不爭的事實。

華府當然不會不清楚這個狀況,因此在推銷「印太戰略」時也避免以中國為假想敵。甚而川普政府的基本策略是要讓有意參與「印太戰略」的成員負擔各多責任與義務。這會增加各國考量的盤算,但往好處想,也給予各國較大的彈性和空間。

認清此一結構性的事實,台灣能夠採取的策略,除了運用既有與美方的良好默契,先從較不涉及高政治性的跨國性議題切入之外,第二步就是藉由華府的影響力,來間接強化與區域內國家的關係。由於北京打壓台灣不遺餘力,台灣的做法必須格外謹慎小心。經貿投資與人民互動是較好的選項,包裝在「新南向政策」的框架中,也比較能夠獲得區域內國家合作的意願。

如此先求深化台灣與美國和其他「印太地區」國家的實質關係,再求成為實際上「印太戰略」參與者,較符合現階段主要區域成員的謹慎作法。誠如前述史塔福建議,以「不激怒中國」的方法進行以及「軟實力外交」手段逐步推動,才能確保戰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