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陳芳明:《福爾摩沙三族記》是一部多元史觀的小說,但又可以當做歷史作品來閱讀。 作者陳耀昌自己則說:《福爾摩沙三族記》或許才是我對母親台灣的最大回報。這本書,如果沒有我的成長背景──出身府城老街、與陳德聚堂的淵源,也夠LKK,還來得及浸潤於台南的古蹟氛圍與寺廟文化;又正好身為醫師,懂得一些DNA及疾病鑑別診斷知識──其他人不見得寫得出來。 陳耀昌醫師這本巨著,之前曾在新頭殼〈開講無疆界〉欄目中刊載,新頭殼這次重新編排以系列推出,以饗讀者。

亨布魯克又是高興,又是生氣。

高興的是,他夢寐以求的福爾摩沙神學校終於可以設立了。

生氣的是,他代表大員教會向巴達維亞教會建議,「讓他與其他人有機會學習更多南路語言,以助當地教學」的建議,被拒絕了。理由竟然是「我們看不出亨布魯克能改進他的語言能力」,這簡直是個羞辱。

更令人生氣的是,巴達維亞教會的信中還寫了一句,「原來多年來我們在南路教學所使用的,一直是南路原住民不懂的語言」。

大員以南的放索人、魯凱人因為不屬於西拉雅族,所以語言不同。教會一開始在南路教學時,尤羅伯使用的是大員以北西拉雅人所用的語言,因此自然事倍功半。因此亨布魯克才要求從根本做起,去學習他們的語言,不想卻被澆了一頭冷水。對南路的傳教工作而言,這真是個壞消息。

大員教會也向VOC十七人董事會提出要印刷機印教科書,同樣被拒絕了。理由是「連巴達維亞都還沒有印刷機」。然而讓牧師們不平的是,巴達維亞的教徒,哪有福爾摩沙多!還好,亨布魯克聯合柯來福、李奧納兩位牧師提出的,建立福爾摩沙神學校的建議總算通過了。雖然不是如亨布魯克所願設在麻豆,而是設在蕭壠。這是北路地區的好消息。

大員以北,傳教一直很順利;大員以南,則一直不順利,南路的原住民一向比較桀傲不馴。這一來,南北差距更大了!亨布魯克想。

在烏瑪等一些虔誠教徒也都參加了夜祭之後,亨布魯克一個人靜靜思考了好幾天。

他的內心,自然不希望看到烏瑪等人再去參加夜祭,可是他將心比心,覺得要烏瑪他們去面對長輩那麼大的壓力,實在太困難。一方面,亨布魯克想到了歐洲的宗教戰爭。信奉改革教派的荷蘭人就是為了不滿信奉舊教的西班牙人的宗教壓迫,而起來反抗。荷蘭人本來認為福爾摩沙人沒有什麼宗教觀念。現在看起來,並不正確。

二十年前,尤羅伯等認為,尫姨不像是宗教中的神職人員,倒比較像女巫。一開始荷蘭人向福爾摩沙人傳教,在心目中,認為是在教化福爾摩沙人,給他們正確的是非觀念,破除巫術,減少墮胎等犯罪行為,而不是去強迫他們接受新宗教。然而,在烏瑪等堅持要去參加夜祭之際,亨布魯克開始領悟,尫姨不是女巫,也像祭司。

亨布魯克只好自我安慰,把西拉雅人的祭拜阿立祖,視為祭拜祖宗,而不必視為是去祭拜另一個異端的神祇。如果這樣去看的話,參加夜祭的行為,就不算是罪不可赦。

這裡的漢人常說,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荷蘭人自然也不能太強迫原住民。更重要的,亨布魯克剛來時,把原住民看成上天交付給他們所牧養的羊群,現在他已經慢慢把原住民看成他的親人或朋友。

亨布魯克因此認為,要求西拉雅人信仰基督,放棄祭祀阿立祖:第一,要慢慢來,事緩則圓。第二,要讓福爾摩沙人對基督教義有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像過去只背背教義,唸唸祈禱文而已。於是他認為從原住民的「思想改造」做起,而思想改造就必須自原住民的青少年做起。

亨布魯克苦思了兩週,擬了一個洋洋灑灑的大計畫。他很高興,這個計畫獲得其他兩位牧師柯來福及李奧納的同意,於是向大員長官與評議會提出,也呈交巴達維亞教會。

亨布魯克正式提議,在福爾摩沙建立訓練年輕原住民當教士的神學校(seminary),人數約為三十人,學生需寄宿,年齡十~十五歲。並提議建立在麻豆,因為麻豆美麗、平坦。有現成的磚屋,還有很大的閣樓,沒有太多漢人的喧擾,而且會說西拉雅語言的荷蘭人最多。此外,麻豆較蕭壠或新港更接近獵場,這裡的人也比其他地方更多從事於捕魚之業,因此毫無斷炊之虞。

亨布魯克並且也對教學方式提出具體建議:

一、學生早上學拉丁化的西拉雅語,下午學荷語,將此訂為規則。

二、學生每日作息如下:

六至八點:副校長講授基督教教理問答。剛開始時,先用西拉雅語講課,等學習有進展之後,才用荷蘭語講授。

八至九點:早餐

九至十點:寫作

十至十一點:基督教教義(校長講授)

三至五點:荷蘭語

禮拜四停課,為「遊戲、休假日」

關於學校的內部管理,亨布魯克也有一套計畫,幾乎是鉅細靡遺,可以看出他的用心良苦及行事細密。

一、副校長須監督全體學生在日出之前盥洗、著衣與梳髮,從而整潔、虔敬跪下參加晨禱。

二、上課前後得固定禱告。

三、三餐(早餐,十二點午餐,六點晚餐)開飯前後得禱告。

四、午、晚兩餐時,得聽讀一章聖經經文。

五、每位學生得輪流讀經文及感謝禱告。

六、未得校長之許可,學生不准在宿舍之外逗留。

七、學生若犯錯,副校長只能用戒尺打一下,以示懲罰。

八、校長可自行決定處罰未經允許而曠課的學生。

九、每日任命兩位糾察生,登記「在學校內不講荷蘭語,或任何行為不檢」的學生,報告給副校長。

十、副校長得努力看管學生的清潔衛生,以及學校、宿舍井然有序等事。

這個設神學校的建議,終於通過了。雖然是設在蕭壠,亨布魯克還是當了校長。這樣一來,他就辛苦了,他必須麻豆和蕭壠之間兩頭跑。而因為他大部分的時間必須在蕭壠,自麻豆到蕭壠,要花上近二小時,他有時就夜宿在蕭壠的學校,而沒有回麻豆的家。因此麻豆的家,常常只有媽媽、瑪利婭、小妹妹克莉絲汀娜及小弟弟彼得。烏瑪忙著帶小孩,也少有時間過來。麻豆家有奴隸陪著,瑪利婭捨不得父親在蕭壠太勞累,於是有時也到蕭壠,一方面幫忙處理神學校的事務,一方面也陪陪爸爸。小卡隆,前任總督卡隆的兒子,則回來當副校長。

學生們都非常認真,也很遵守校規,讓牧師們很有成就感。瑪利婭也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