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召開「2018言論自由日—噤聲的日常」特展記者會。文化部次長丁曉菁、鄭南榕基金會董事曹欽榮、禁書藏書家石文傑,以及許多政治受難者和家屬、青年教師與學生皆共同參與。
東吳大學弦樂團演奏了當年的禁歌,包括〈燒肉粽〉、〈望春風〉、〈四季紅〉等歌曲。石文傑在2017年將珍藏的圖書資料贈與人權館,本次展覽特別挑選了具代表性的競選傳單與禁書展出。
人權館館長陳俊宏表示,我國身為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起草的成員國之一,此宣言中「言論自由作為基本人權」對於台灣很重要。不過,起草該宣言的隔年,政府頒布戒嚴令,並開啟了長達38年的戒嚴威權統治,全面、系統性的控制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活。
戒嚴時代的台灣,不只禁書、禁歌,連文化產業也因相關管制政策深受影響。特展希望帶領大家從庶民日常的角度出發,檢視國家體制的系統性監控如何滲透到人民的生活、心理層面。本次特展將於4月7日開幕,向堅持100%言論自由的鄭南榕先生致敬,期望民政能藉由觀展,了解戒嚴時期的噤聲日常,並且反思言論自由的珍貴。
丁曉菁表示,現在我們享有的言論自由,是由許多政治受難者前輩及社會運動者的犧牲與努力所促成。當年,鄭南榕先生在天秤的兩端,一端放上言論自由,另一端則放上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瞭解言論自由的價值與意義,並非能輕易妥協的。言論自由雖然已被視為基本人權,但在國內外,面臨挑戰、爭議的事件屢見不鮮。享受自由時,仍需記得捍衛自由發聲的權利,才能建立理性成熟的民主社會。
「2018言論自由日特展」自4月2日起至12月16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展出,以戒嚴時期人民日常為主軸,透過不同的媒介,期望重現威權統治下無所不禁、處處需小心的氛圍,進而反思言論自由在當代社會所面臨的挑戰與意義。
特展以外,後續另有兩場教育推廣活動,首場將在5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放映李惠仁導演的《并:控制》,並由導演出席進行映後座談。
來賓共同斷開箝制言論自由的鎖鏈。 圖:文化部/提供
由戒嚴時期常民的生活、禁書與禁歌,瞭解言論自由的可貴。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丁曉菁次長致詞。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