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對電子煙健康危害爭論不休,台裔美國學者湯猛雄最新研究發現,電子煙煙霧會損害DNA,降低小鼠肺、心臟、膀胱的細胞修復性,且細胞有癌化傾向,證明電子煙也有致癌風險。

紐約大學環境醫學系教授湯猛雄(Moon-Shong-Tang)研究香菸超過20年,有感美國青少年將抽電子煙視為流行,且電子煙儼然成為「融入群體」的工具,為了要讓更多人了解電子煙危害,他致力相關研究,想破解電子煙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湯猛雄的研究團隊今年1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電子煙會損害DNA,減少老鼠、人類的肺、心臟及膀胱細胞的修復力」,研究證實,電子煙的煙霧(ECS)對小鼠健康產生危害,不僅損害DNA,也減少肺、心臟、膀胱的細胞修復能力,且觀察到細胞有變異成癌細胞的傾向。

湯猛雄日前回台,除到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演講,他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香菸是已知的致癌物,香菸菸葉裡有亞硝胺,其中N-亞硝基降菸鹼(NNN)、4-甲基亞硝胺-1-3-(口比)啶基-1-丁酮(NNK)已被證實是致癌物質,且香菸在不完全燃燒下,也會產生致癌物。

電子煙則是以電力驅動霧化器加熱液體,大多含有尼古丁,不需燃燒、不會產生煙,也無焦油,沒有不完全燃燒釋出致癌物質的風險。醫界、學界也有論述認為,電子煙對健康危害比紙菸小。

湯猛雄表示,過去尼古丁不被視為是致癌物質,推導出電子煙較無害的結論,但這是因為過去科學家無法在吸食電子煙者的人體血液、尿液、唾液中發現致癌物質NNK和NNN。尼古丁一進到體內後就被快速地新陳代謝,讓NNK和NNN銷聲匿跡。

湯猛雄認為,不能因為「沒找到」致癌物,就說電子煙無害。既然無法驗到NNK和NNN,他發展出新的檢驗方法,直接測量細胞在電子煙暴露下由亞硝胺引起的DNA損傷。

實驗讓一群小鼠暴露在尼古丁電子煙霧(10毫克/毫升,3小時/天,5天/週)中12週,劑量和持續時間相當於人類吸電子煙10年。

湯猛雄說,12週後,老鼠全部存活且外觀狀態都很好,沒什麼問題,毛髮如昔、體重也沒有減輕。但是解剖老鼠後發現,老鼠的肺、心臟、膀胱都產生DNA損害,且細胞修復能力下降;實驗結果跟以人類的膀胱表皮細胞接觸尼古丁是一樣的結果,亦即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可能導致肺癌、膀胱癌及心臟病。

湯猛雄表示,DNA損傷、細胞修復能力降低一定會引起疾病,癌症是最可能的問題,電子煙會造成危害是毋庸置疑。很多人從香菸改抽電子煙,但只要持續接觸尼古丁,證據顯示,一定會有壞的結果。

此研究結果吸引國際廣泛注意和討論,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如認為湯猛雄應該比較傳統紙菸和電子煙的危害,也有人質疑,湯猛雄可能選用健康條件差的老鼠。

湯猛雄表示,吸電子煙和一般香菸引起的危害大小,端視「吸食的量」決定損傷程度,香菸和尼古丁進到體內的作用方式稍有不同,但兩者都有害處,且害處差不了多少。

電子煙在美國蔚為流行,台灣有超過10萬人使用;湯猛雄表示,他有義務向民眾揭示電子煙的危害,選擇吸食是個人的自由,但不能因誤解「電子煙無害」而選用,且許多研究也都證實,吸電子煙會降低日後戒菸成功率,用電子煙戒菸可能也是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