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枚自主發展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簡稱福衛五號),於106年8月25日發射成功,但隨即發現影像模糊等問題,而經歷半年團隊積極的調校與修正,今(23)日正式發表修復成果,目前執行全球電離層觀測及遙測取像任務,衛星遙測影像品質皆符合各項預定需求,總統也對團隊努力與成果表達肯定,期勉團隊持續精進再努力。

福衛五號歷時半年的影像調校,近日終於各項標準皆達到預定需求,而蔡英文總統今(23)日也親臨現場隊團隊努力表達肯定,科技部陳良基表示:「福衛五號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結合國內產學研50多個團隊,歷時六年開發完成,其中光學遙測酬載100%自製,其關鍵影像感測器,係運用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由國人所成功自製的全球首顆太空級線型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使台灣邁入自主研製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國家之林。」

此外,科技部長陳良基也特地贈送總統一幅由福衛五號拍攝影像拼接而成的台灣全島無雲影像。

國研院太空中心團隊表示:「福衛五號已成功取像累積超過2,250組黑白/彩色影像,其中包括印尼度假勝地峇里島的阿貢火山(Gunung Agung)在2017年11月21日噴發後的災情監測、美國南加州文圖拉郡(Ventura County)在2017年12月4日爆發野火後的災區影像,以及隸屬伊朗的巴拿馬籍油輪「桑吉」號(Sanchi)在2018年1月6日沈船後,油污在東海擴散的情形。」

目前福衛五號繞行地球一週約99分鐘,每兩天就會通過台灣一次,其拍攝的高解析度光學影像範圍可涵蓋全球,未來應用於政府施政、防災勘災、國土安全、環境監控及學術研究等都有極大幫助。

而由於搭載了「先進電離層探測儀」科學酬載,因此每兩天可合成一張全球電離層電漿參數分布圖,能夠有效監控全球電離層的變異性,進行電離層觀測及地震前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