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彭淮南即將明年2月25日退休,20年央行任內,除了有效讓物價、匯率、利率與金融穩定外,《財訊》報導指出,對整體經濟最具爭議、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央行每年面臨「1千8百億元」的鉅額盈餘壓力。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指出,這些年在國內經濟發展上,央行政策幾乎沒有辦法用上,央行最大的貢獻變成只是每年向國庫繳納1千8百億元,這是不對的。

彭淮南於1998年接任央行總裁時,外匯存底為903億美元,當年央行繳庫的盈餘為521億元新台幣,但隨後外匯存底與央行繳庫盈餘不斷擴大;到2009年時,外匯存底高達3482億美元,繳庫盈餘也來到2380億元新台幣的最高峰,可見外匯存底增加與央行繳庫盈餘有很大的相關性。隨後從2010年起央行繳庫盈餘維持在每年1千8百億元

據《財訊》報導指出,央行龐大外匯存底,主要是購買國外高殖利率金融商品如美國公債,但央行買進外匯後,會等額釋出新台幣資金到市場,此時央行必須發行NCD(可轉讓存單)將資金從銀行體系收回(此即央行沖銷操作),並支付利息給銀行,但央行若未完全將釋出的新台幣資金收回,將使市場資金浮濫,同時也會壓低利率

《財訊》報導指出,央行一方面拿外匯到境外購買高利率商品衝高利息收入,同時國內維持低利率,藉以降低央行給付銀行的沖銷利息支出,一來一往間,央行每年的超高繳庫盈餘就此達成。

近十年來央行的高額繳庫績效,《財訊》認為造成以下後遺症:

第一、外匯存底規模擴大,增加買匯需求,產生新台幣匯率貶值趨勢。觀察新台幣匯率走勢,可以發現前幾年央行經常在匯市快結束時拉尾盤,改變新台幣升值走勢

第二、央行公開市場沖銷不完全,會使市場資金氾濫,使利率長期處在低檔;雖然物價持平,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低利率是造成國內房價高漲的元凶。

第三、新台幣匯率趨貶沒有適當升值,延緩了國內產業升級的速度。

第四、央行為達到每年上繳國庫1千8百億元,也使得央行對於與匯率有關的金融商品開放趨於保守。由於央行面臨高額繳庫盈餘壓力,而累積龐大外匯存底以增加孳息,因此對與匯率敏感相關的金融商品開放相當保守,影響到金融業的發展。

且隨著央行外匯存底不斷擴大,更已形成另一個重大風險!當新台幣匯率受市場因素影響而大幅升值時,央行帳上立刻會出現巨額的外匯兌換未實現損失。今年1月3日新台幣匯率為1美元兌32.24元新台幣,到12月1日新台幣匯率收盤價為1美元兌30.02元新台幣,共升值了2.22元。再以央行外匯存底到11月底已衝破4千5百億美元來估算,今年央行帳上外匯兌換損失,估計有可能突破6千億元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