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問到恐龍滅絕,絕大多數人會告訴你答案是「隕石」,然而,近期有科學家為了更清楚了解整個恐龍滅絕過程,深入研究各方資訊,並於近日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指出除了隕石撞擊外,造成恐龍滅絕的最大原因,來自於撞擊地點的岩石種類。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地球物理學者 Joanna Morgan 的研究團隊指出,當時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直徑12公里寬,並在撞擊處造成寬約 80 至 100 公里、深約30公里的凹陷,也就是位於墨西哥灣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

但是,該團隊表示,若單單只是隕石撞擊,其威力並不會造成物種滅絕,真正的原因在於撞擊地點的岩石構造,在撞擊後,大量的物質甩入或因高熱蒸發至大氣層,造成地球長達數年之間維持在低溫的狀態下。

他們指出,在墨西哥灣一帶布滿含有石膏的岩石,在高溫的情況下,這些物質會釋出硫,因此撞擊後,大量的硫化煙塵遮蔽了陽光,導致氣溫下降、食物鏈失衡,最終導致滅絕,並且在經過計算後,研究團隊估計當時有3,250 ± 1,300 億噸的硫及 4,250 ± 1,600 億噸(現代人類每年排放約400億噸)的二氧化碳高速噴向大氣層,造成氣溫迅速下降。

事實上,在先前德國波茨坦大學(University of Potsdam)Julia Brugger的研究團隊已在今年稍早,模擬了1,000億噸硫化物和14,000億噸的二氧化碳噴發,對全球氣候所造成的影響,並發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地球每年溫度比一般溫度降低至少26度,並在數年間將會進入零度以下的狀態。

根據外媒指出,在過去3年間,全球碳排放保持平穩,但今年將有可能上升至410億噸,其中,化石燃料以及工業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佔全球總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