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高中第一線教學教師提升動能,由台灣師範大學教授陳佩英推動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已走了10年,累計319所高中參加,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指出,這項計畫約有九成的公私立高中參加,據統計各區的就近入學率提高至七成以上,許多學校的學生能力都有明顯進步,其中有九所高中的學生會考近三年的平均能力值提升了兩到三倍;各高中平均約有9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高中已漸漸打造協作與創新的學校文化。 

   台灣師大今天舉辦「高中優質化十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曾經參與高中優質化工作小組的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前國教署署長吳清山教授都參與研討會,麗山高中校長柯明樹校長更感性發言,提到最初參與高中優質化方案時,還只是一名高中老師,透過這項計畫學校和學校之間有了連結互動,彼此有困難可以尋求解決,現在老師參加社群變成理所當然,校園文化有了改變,而學校也有在地課程,讓學生熱愛自己在的學校,推動在地深耕。他認為,五到十年的計畫,讓校園文化翻轉,有了改變。

台灣師大表示, 世界變動太快,教育體系卻改變緩慢,全球先進國家其實都非常焦急,教育改革腳步也愈邁愈大。108學年度將實施12年國教新課綱,也是第一次從國小、國中到高中教育的12年一貫新課程,衝擊最大的是高中端,多出了校訂必修、校訂選修的課程,從「每所學校教的都一樣,學生都上相同課程」,改變成「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學生可視個別程度及興趣來選課」。而「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 ,適時協助老師提升動能,接軌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課程教育改革行動。

 其實,在推動「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背後的關鍵人物,台灣師大教授陳佩英教授,大學畢業後,難體制外推動教育改革,當年她追隨台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一起發起了「410教改運動」捲起了台灣教改浪潮,之後,她前往美國攻讀教育,返國後先在清大教學,再轉往當年一心要改革的師範體系,「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讓她有了機會捲動高中校園文化的機會。

 

   

  

 

台灣師大教授陳佩英教授是推動「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關鍵人物,二十多年前參加410改革運動,現在努力翻轉高中校園文化,透過社群幫助老師接軌12年國教。   圖:陳香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