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要保養,但你知道是怎麼進行的嗎?今(21)天台電難得公開大潭電廠1號機全系統大修及5號機氣渦輪機大修的現場,而為了確保系統運作順利,這些上億造價的機組在一定的週期內,必須接受檢修,並且拆解確保機組內葉片完整無缺,才能頂住高溫燃燒的衝擊,讓發電機組順利運作。

裝置容量全台第二大電廠、也是最大燃氣電廠的大潭電廠,如果以全台去年總用電量超過2000億度計算,每用8度電,就有1度電來自大潭電廠,可見這座位在桃園市的火力發電廠佔了多大的電力供應比例,以105年發電量258億度來看,大潭電廠發電量,就佔台電全系統15%,可說是北台灣的發電大戶。

依照機組運轉時數,大修有程度與內容也有差異!台電表示,一般來說,運轉達8000小時,會進行燃燒系統檢查(CI,Combustor Inspection),為期22天;16000小時會進行氣渦輪機檢查(TI,Turbine Inspection),為期38天;24000小時會進行全系統大修(MI,Major Overhaul Inspection),為期76天。不過,實際大修內容與所需時間,還需考量設備實際狀況等因素。

從CI、TI到MI,如同金字塔一般,檢修工作層層增加,CI是標配,TI是升級版,MI是全配。CI做的是燃燒室檢查,每1年都要做,主要針對燃燒系統,包括燃料噴嘴、點火器等。2年做一次的是TI氣渦輪機檢查,除了CI項目外,還要加上拆卸氣渦輪機上蓋。最終版就是6年一大修的「MI全系統大修」,除了CI與TI工作項目之外,還要檢查壓縮機與發電機,並取出要價10億台幣的發電機轉子。

這次曝光的氣渦輪機葉片來頭可不小!台電表示,氣渦輪機葉片必須承受逾千度高溫,金屬結構改變,強度也受影響,為了避免影響機組可靠度,必須拆下替換。過去這些葉片要送回原廠保養,除了費時,也所費不貲。自民國97年起,台電公司電力修護處成立葉片再生工場,自電廠拆下的葉片送到葉片再生工場,會先進行X光掃描,確認受損處,接著會以焊補方式,讓葉片恢復出廠狀態與原本的強度。再生完成後,送回電廠回裝,又是一條好漢!

除了平常部會看見的機組零件曝光之外,還有隱藏在幕後如同「游牧民族」也因此浮上檯面!他們就是維護電廠系統運作的「電力修護處」人員,修護處分成北、中、南三組,大修到哪,就移動到哪。為了讓維修技術能代代傳承,因應不同電廠機組需求,修護處採用師徒制,在師傅底下的學徒至少得經過5年的磨練才能正式自立。

在台電工作長達40年的領班張德明說,這份工作除了要面對維修的巨大噪音,灰塵跟異味之外,也得住在電廠宿舍與家人分別,甚至一週沒回家都有可能,因為機組很多零件長期處在高溫的環境下,拆解時折損率高,電廠內空間又狹窄,因此瘦小、腕力臂力夠大的人,最適合這份工作。

台電表示,大修涉及機組停止運轉,無法供電,必須考量供電狀況。每年台電公司都會考量供電需求,舉行大修前協調會議,才決定大修時程安排。敲定後,電廠會在大修開始前,通知總公司調度中心即將解聯大修,獲同意後才會進行。不過電廠也是靠著大修這些「大工程」,才能確保全台供電安全無虞。

台電大潭發電廠歲修,圖為五號機氣渦輪機靜葉環與靜葉片檢修。   圖:張良一/攝

台電大潭發電廠歲修,圖為工程人員為一號機氣渦輪機動葉片進行檢修,該動葉片每片造價100萬元。   圖:張良一/攝

台電大潭發電廠三至六號機組。   圖:張良一/攝

台電大潭發電廠七號機組。   圖:張良一/攝

台電大潭發電廠七號機組。   圖:張良一/攝

台電大潭發電廠。   圖:張良一/攝

台電大潭發電廠維修領班張德明專訪。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