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主權轉移20週年之際,外界對香港較為關注的一個重點,相信是北京對香港政策所呈現的轉折或變化。

4月28日,北京舉行紀念香港主權轉移20週年活動,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德江在活動上所發表的一番講話,被視為北京對港政策的重大轉折。

在這次談話中,張德江強調北京中央與香港的權力關係是「授權與被授權」並非「分權」;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北京中央的權力。

他又說,香港的政制不是「三權分立」,而是以行政長官(特首)為核心的行政主導;要把北京中央對香港法律的「備案審查權」及向特首「發出指令權」等制度化。

對於張德江的談話,泛民方面普遍解讀為北京方面準備收緊對港的管控。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張德江的對港談話是北京對處理香港問題的階段性總結,反映出北京對香港「看得更緊」。

有人認為,北京方面所以對香港作出這樣的總結,是對「占中」以來香港所發生的事情的回應。

2014年底,香港爆發「占中」運動,目標是爭取特首直接普選。期間以年輕力量為主的新興政治勢力占據金鐘、銅鑼灣和旺角的交通要道79天。

「占中」結束後,泛民主派的年輕力量崛起,成立各種政治組織,如香港眾志、青年新政等,提出本土自決等口號;有些組織更主張香港「獨立」。

這股主張本土自決或「港獨」力量的崛起,引起北京方面高度重視。去年農曆年初一凌晨由本土民主前線觸發的「旺角騷亂」,更加引起北京當局的警愓。

2016年10月,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和游蕙禎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時,身上披上「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布條,主張「港獨」的態度明顯。

其後,港府向法院提出聲請,以違反宣誓章程為由,要求法院取消兩人的議員資格。就在此時,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主動解釋基本法第104條的宣誓規定,以便法庭在審訊時有所依循。

香港主權轉移以來,北京方面對基本法共進行5次解釋,只有這次是針對政治人物,被解讀為「出手打擊港獨」。

從北京方面的言行看,蔡子強認為,北京正在收緊對港政策,包括要「安全係數高的人」出任特首。

他認為,香港社會尤其是泛民正步入困難期,未來問題能否解決,要看新任特首林鄭月娥與泛民的互動。

港府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更表示,張德江的談話是對香港過去20年的總結。

他認為,過去20年中,北京認為有人過度凸顯「兩制」,忽視了「一國」,以致壯大「港獨」勢力,削弱北京中央的話語權,令香港遠離了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對「一國兩制」的設想。

劉兆佳指出,從當前的情況看,北京方面已不把國家利益交由香港單方面處理。也就是說,北京中央決心擔負起在「一國兩制」下應有責任,以維護中央權利和國家利益。

儘管如此,蔡子強和劉兆佳對北京和泛民的關係不太悲觀。

蔡子強認為,北京「對民主黨(泛民最大政黨)仍留有一手」,民主黨反「港獨」的立場也為北京接受。

劉兆佳也指出,泛民與「港獨」不同,泛民經過「占中」之後,正在反思其路向,尋求出路;他估計泛民今後會改變過往對北京的強硬對抗立場。

他並認為,在北京的介入下,香港政局正呈現新的遊戲規則,未來反而會令局勢變得較好。

綜合而言,北京面對「港獨」的出現,明顯調整對港政策,未來是否會加劇與泛民之間的矛盾、泛民如何回應,也許是香港影響局勢發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