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今(19)公布2016年國人10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35年居冠,去年奪走47,760條寶貴性命;心臟疾病排第2位,與去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相比,肺炎與腦血管疾病順位對調,竄升第3位。

2016年全國死亡人數17萬2,418人,較去年增加8,844人,增幅達5.4%;男性為女性的1.8倍;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2.5歲。

今年10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上述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76.8%,與去年相較,增加人數最多的是心臟疾病增加1,610人,增幅8.4%;及肺炎增加1,451人,增幅13.5%;癌症及腦血管疾病亦分別增加931人及677人。

疾管署表示,與去年相比,肺炎與腦血管疾病順位對調,推測與1月下旬「霸王級寒流」及年初爆發「流感疫情」有關,流行規模較往年高,重症死亡人數達431人,為近5年最高;也受人口結構高齡化影響。疾管署也提醒,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氣喘、糖尿病也可能是其他造成肺炎死亡的潛在風險因子。

居死因之首的癌症部分,死亡人數47,760人,占所有死亡人數27.7%,每十萬人口就有203.1人因癌症死亡。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房癌(5)口腔癌(6)前列腺(攝護腺)癌(7)胃癌(8)胰臟癌(9)食道癌(10)卵巢癌。

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相比,卵巢癌由第12上升為第10,去年第10的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下降為第11。

就年齡別看,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2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之「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