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New York),於五月四日在曼哈頓蘭德島公園(Randall’s Island Park)揭開序幕!而台灣唯一、也是連續三年通取得參展資格的其玟畫廊,今年推出藝術家張乾琦及陳瀅如的作品,並且從標榜年輕、實驗性的「焦點」展區首度躋身主展區,在台灣畫廊界寫下另一項新紀錄!

斐列茲藝術博覽會為極具指標之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2003年於倫敦成立後,每年10月於倫敦攝政公園舉辦(Frieze London),且有德意志銀行、卡地亞當代藝術中心、英國為報等集團贊助支持。2012年該博覽會首度跨越北大西洋,開辦紐約斐列茲,自此成為紐約春季藝術界指標盛事。 

享譽國際的攝影家張乾琦一直是其玟藝廊打入藝術博覽會的前鋒主力,今年亦不例外。向來以攝影作品廣為人知的他,近年進一步將動態影像、聲音融入作品,為作品增添新的面貌及可能。此次展出最新作品《非戰之戰》(The War That Never Was, 2017),以訪談形式與出生於冷戰時期的母親對話。

他在配樂中引用了首創「冷戰」一詞的,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1945年所寫下的文章《你與原子彈》(You and the Atomic Bomb)。這件影片創作在現場,搭配藝術家的黑白攝影作品及歐威爾的文章全文展出,簡單卻肅穆,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細細觀賞閱讀。

而今年的展出陣容中多了另一位生力軍—陳瀅如。過往陳瀅如的創作著眼於民族主義、種族歧視、集體意識等與社會權力結構相關的議題,近年則逐漸聚焦探討人類和宇宙之間的連結。此次展出的作品《超星鑑定》(Extrastellar Evaluations, 2016)延續她在反烏托邦、陰謀論和藝術史方面的研究,以虛構大陸雷姆利亞(Lemuria)及其居民為發想起點,發展出一系列裝置、繪畫、攝像作品,藉此重新審視1960、1970年代以來的視覺藝術與社會議題,並反思當今世界的處境與現象。

其玟畫廊總監黃其玟表示,在連續兩年以張乾琦的作品打入紐約斐列茲後,今年將已有倫敦斐列茲參展經驗的陳瀅如一起引入,且將兩位藝術家皆以梳理思考近代世界史為骨幹的新作品加以串聯,一併在這次的藝術盛會中呈現,此一策展概念及兩位藝術家的創作皆讓大會讚賞。

而首度在紐約斐列茲露臉的陳瀅如,不諱言對紐約藝術界如何看待她的作品感到緊張,但對於能將自己的歐洲、美國經驗整合呈現仍感到興奮。

張乾琦擅長利用黑白照片表現其思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名為《The Chain》的攝影畫冊,內容是在一家台灣心理醫院(龍發堂)拍攝的組圖,反映精神病人在心理醫院的生活狀態。   圖:翻攝自Wiki

其玟畫廊總監黃其玟與此次參展藝術家陳瀅如在展場合影。   圖:文化部/提供

陳瀅如將本次作品背景,設定在神秘學運動高峰地70年代,然而這時間點,太空實驗、新技術革命、民主與暴力強權運動和大地、極簡藝術潮流亦相當興盛,就如同一種極端的對立一般。   圖:翻攝自陳瀅如作品集

2017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五月四日預展僅先開放貴賓及媒體入場,首度進入主展區的其玟畫廊參觀者絡繹不絕。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