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西港區東側外環道路工程(南段)」開闢爭議延燒兩年,歷經土地徵收審議小組三次審議,結論皆為「保留再議」。今(12)日內政部土徵小組召開第四次審議,自救會則痛批市府於「可行性評估」報告書中造假,將道路服務水準D級寫成E級,並強調經民眾實測,中山路並無塞車問題;同意戶在市議員率領下也包車北上支持開路,雙方隔空叫陣。

西港外環道」由文化路向南銜接中山路(台19線),預計於花費2.61億元,在約20公尺寬的台19縣旁,開闢一條24公尺寬、1.85公里長的外環道路,估計將可節省用路人57~109秒行車時間;預計將徵收0.86公頃土地包含230筆私人土地,扣除台糖與水利會剩餘117筆,不同意協議價購者仍有23筆。因而台南市政府啟動土地徵收程序,2015年11月4日內政部召開第一次土徵小組會議,不料三度叩關失敗,上月現勘後,台南市政府再度送審。

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會長鄭敦哲痛批,中山路塞車是「假議題」。3月8日內政部現勘,地方民代齊動員,卻無人能清楚說明道路開闢將為西港帶來何種發展;此外,當天也可看出中山路未塞車。自救會也曾於下班尖峰時段實測中山路旅行速率,服務水準為次佳的B級;顯示中山路並無嚴重壅塞問題,可在尖峰時刻使用侵害性較小的「交通管制手段」改善交通,沒有開路必要。

鄭敦哲指控,地方政府和民代為分食預算,偽造交通報告誇大開路必要性。他指出,市府將申請營建署「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預算所用的102年《西港東側外環道路新闢工程(南段)可行性評估報告書》中,4個D級的服務水準寫成E級,誇大塞車程度。

鄭敦哲強調,民代有能力動員、包車讓西港鄉親北上,不等於徵收就有公益性與必要性。希望南市府別玩弄手段,而是務實地以尖峰時刻限制停車等方式改善中山路交通狀況,否則外環道開闢之後,中山路「違規停車」等問題依然會對西港居民安全造成危害。

自救會呼籲,土地審議委員們不要再給南市府繼續補考的機會。錯誤的開路政策造成地方對立,土地徵收程序也讓鄉親疲於奔命,對農事造成影響。政府一邊鼓勵青農返鄉,一邊讓青農返鄉後遇到徵收,農村又如何能留住青年?他呼籲內政部土徵小組應即刻召開聽證,邀請專家與民眾參與,讓雙方可以透過交叉詰問釐清道路開闢的公益性與必要性。

內政部地政司表示,目前還在內部公文簽核階段,不便透露今日審議結論,待簽核完成後會將會議記錄公告上網。

「西港外環道」銜接文化路與中山路,預計花費2.61億元,開闢24米寬、1.85公里長的外環道路。   圖:翻攝自「西港區東側外環道路工程(南段)徵收計畫書」。

同意戶在議員率領下包車北上,與自救會互別苗頭。   圖: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提供。

自救會演出行動劇。   圖: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