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於17日召開「年金制度基金管理與組織第2次研議會議」,得出5點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原因,不過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認為,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原因只有1個,就是「政府介入太多」。

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年金制度基金管理與組織第2次研議會議」,17日由副召集人兼執行長林萬億主持,邀請鑽研年金基金管理的學者、專家,以及相關部會代表與會。會中針對基金管理組織的定位、型態進行討論,與會人員幾乎一致認為現行4大基金管理制度無法滿足利害關係人要求,目前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原因,得出5點結論,包括:人事任免缺乏彈性、績效鼓勵誘因不足、投資專業知能不足、投資資產配置限制過多,與政府介入太多等。

監督聯盟在20日發出新聞稿,表示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原因只有1個,就是「政府介入太多」。監督聯盟批評,當政府的黑手伸入人事、績效誘因和資產配置時,如何能夠聘到投資人才?沒有好的投資人才,就找不到好的投資機會和工具,讓退休基金穩定成長更難上加難。

新聞稿指出,過去20年來,政府的介入讓各退休基金綁手綁腳,不僅風險控管出問題,更一再錯失讓退休基金大幅成長的良機。聯盟指出,台灣錯過2014的大賺年,更在2015年號稱的「全球股災」年裡,4支退休基金全部虧損,直指是風險控管出問題。

監督聯盟表示,美國、荷蘭公務員退休基金20年年化收益率可高達7%,而我國約在3%左右,連續20年4%的差距,就是數千億元的差距。監督聯盟指責,在環環相扣的干預下,政府不僅讓軍公教勞的退休生活失去保障,還將軍公教污名為米蟲、肥貓,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元兇就是政府。

為此,監督聯盟主張退休基金是退休計劃成員的「私有財產」,應該只執行唯一任務──幫計劃成員累積退休老本。聯盟也反對將退休基金轉型為行政法人,避免人事任用操控在政府的黑手中;同時應該解除各退休基金的國安基金任務,同時政府應完全退出退休基金投資管理,將退休基金轉型為財團法人,僅負監督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