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13日「國際防災日」前夕,發表過去20年間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受難狀況的分析結果,發現共計135萬罹難者當中,約有90%集中在中低收入所得國家。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應與民間組織共同攜手合作,商討天災因應對策。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於13日上午報導,聯合國訂定10月13日為「國際防災日」,在此前夕,發表了相關分析報告。聯合國分析了過去20年間所發生的自然災害,包括地震、颶風、洪水、熱浪等共計7000多起天災。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10年發生在海地的地震、2004年發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大地震等自然災害,在這20年間,總共造成世界各國死難者135萬人以上。

其中有90%、相當於122萬人以上,集中在包含:中國、俄羅斯在內的中低所得國家。

關於上述背景,聯合國指出,房屋住宅的耐震性、災害發生後對於疫病的對策等,都是中低所得國家與高所得國家之間罹難人數發生差距的原因。

即將於明年1月缷任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聲明中表示:「希望所有的國家能與民間人士協力合作,共同對應因災害而起的風險。」他呼籲各國政府能與民間組織共同攜手,商討面對災害的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