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颱「尼伯特」6日凌晨2時增強為強颱,中心恐穿越台灣,中央氣象局將於傍晚5時展開追風計畫,由台中清泉崗機場起飛,進行約6小時的觀測。據中央氣象局表示,由過去的統計結果顯示,增加投落觀測資料平均可降低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約6.5%。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表示,上午經多數人決議,下午要出動飛機投落送觀測,因為尼伯特中心結構對稱、扎實,但是,眼牆雲系相對的小,因此周邊有大片無雲的區域,沒有雲就不容易看見「風」,氣象局要判定它的暴風半徑與強度就相對地缺乏數據。
全站首選:首波海嘯衝擊日本! 73年來最強 俄堪察加外海8.7級地震 北海道出現大浪
氣象局指出,尼伯特颱風目前位於台東東南東方約1000公里的海面上,其路徑有朝台灣接近的趨勢,由於海面上的氣象觀測十分稀少,且數值模式對此颱風的預測路徑仍可能有變化,因此,進行颱風飛機投落送觀測,以取得關鍵的資料做為颱風預報及警報作業運用。
為發揮觀測的最大效益,中央氣象局與颱洪中心針對未來颱風可能的移動路徑、大氣環境等,已完成飛行路徑規劃。這次執行觀測的飛機為漢翔的Astra噴射機,預計將爬升至約1萬3千公尺的高空,針對環繞尼伯特颱風的7級風暴風範圍(距颱風中心約200公里)與其移動路徑上的重點區域執行觀測,所獲得的投落送資料會即時透過衛星通訊傳回中央氣象局,並隨即由氣象局發送至世界各國氣象作業中心,可有效協助各國氣象人員進行颱風之暴風半徑與強度估計;投落送資料也將供氣象局及世界各國的數值天氣模式運用,透過超級電腦演算,以改善颱風路徑與結構預報。中央氣象局表示,由過去的統計結果顯示,增加投落送觀測平均可降低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約6.5%。
氣象局表示,「颱風飛機投落觀測」又稱為「追風計畫」,自2003年起至今已完成75次,今年畋中央氣象局、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台大及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執行,是目前亞洲唯一應用飛機於颱風的作業性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