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兩岸關係和外交面臨重重挑戰,德國學者表示,由於兩岸對峙情勢沒有改變,加上中國內部種種不穩定的因素,現階段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有一定的空間可發揮。

精研東亞地緣政治的克希伯格(Sarah Kirchberger),在漢堡舉行的一場研討會表示,美國、中國、和台灣在東亞軍事對峙的態勢,近期內看不出會有根本性的變化,三方活動的空間都有限,加上中國內部種種不穩定的跡象,例如反貪運動、金融危機、和香港緊繃的局勢,目前是民進黨政府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的時機。

在漢堡大學任教的克希伯格,分析大選結果時表示,在馬英九執政的8年間,兩岸交流雖然密切,最後還促成了馬習會,但中國不曾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也沒有裁軍的意圖;對中南海來說,民進黨勝選不意外,但這樣的選舉結果是一大警訊,顯示愈來愈多的台灣人認為,經濟上依賴中國不是台灣的選項。

她推測,蔡英文總統就職後,中國會先觀察台灣政局一陣子,小心、細膩地影響台灣的輿情,試著不要刺激台灣民間反中的情緒,等待時機再出手。

至於民進黨新政府,克希伯格認為,比起上一次執政,蔡英文得到更多選民背書,因此手上的牌很多,她會試著在馬英九和陳水扁兩條路線中間、也就是在對中國友好和釁中國的兩個極端之間,走出一條新的路。

歐盟對台灣大選的聲明沒有任何祝賀的字眼,也沒提到蔡英文總統的名字,對此,資深的兩岸問題專家舒赫(Günter Schucher)指出,這份聲明和過去立場沒什麼差別,歐盟對台灣議題措辭向來模糊,刻意不選邊站,也不明確表態,即使關切台海和平,也主要出於經濟的動機。

長年在漢堡GIGA亞洲研究所(GIGA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任職的舒赫說,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向來是歐盟面對台灣問題時首要的考慮因素,因此,歐盟一向避免發表任何可能被解釋為背離一個中國政策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