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總統蔡英文提出的「新南向政策」,遭到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唱衰,且被解讀成取代西進中國市場。對此,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27日則回應,張志軍講的是「政治語言」,但此政策是產業政策,他講的是「產業的語言」,希望外界不要誤解。

總統蔡英文選前推出「新南向政策」,選後成立新南向辦公室,負責推動台灣與東南亞、南亞共16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然而新南向政策被解讀成取代西進中國市場,張志軍甚至抨擊,「新南向政策注定以失敗收場」;前奧地利駐台代表也投書媒體,籲台灣放棄東南亞市場,才能重返榮耀。

媒體日前也報導,台灣工商團體秘書長聯誼會長陳瑞隆轉述張志軍的說法表示,張志軍唱衰「新南向政策」,主要是違反經濟學理論,一來是目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很龐大,找不到如此大的替代市場;二來是因為一般市場原則與企業家都認為,出口市場是愈多愈好,怎可能放棄已經營許久的中國市場。

對此,黃志芳上午接受「蔻蔻早餐」專訪時表示,政府並不是要放棄中國市場,歐美各國都在東協積極布局,無論是基礎建設或貿易。他也直言,往東南亞發展是國際趨勢,且對岸的南向政策,比台灣走得還早;另外,維持良好的兩岸關係,同時也是蔡政府的目標。

對於張志軍「潑冷水」,認為新南向政策不太可能成功,黃志芳則回應,「我想他們是有政治立場上的考量」,張志軍講的是政治語言,「但我們的政策是個產業政策,所以我講的是產業的語言」,希望外界不要誤解政策。

黃志芳也強調,台灣布局東南亞市場的優勢是「軟實力」。台灣有很強的農業技術、水產養殖技術、造船、技職教育和資通訊科技,這些東協和南亞國家都很歡迎,這跟中國推動大型基礎建設計畫不同;他表示,兩岸是在不同層面幫助東南亞、南亞國家繁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