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接案生涯中,經常有採訪別人與寫報導的機會(有時文字與攝影全包)。近幾年,也開始有一些被採訪的經驗。採訪工作的魅力在於,有人願意坐下來,花1、2個小時專心回答你的問題,濃縮人生經歷攤在你眼前,等你轉化為文字。報導有時是篇小短文,有時是一個研究案,有時是一本書。過去有時被冠予文史工作者之名。其實我是對於人性與社會好奇的探究者而已。

曾經為了藍寶石歌廳歷史,去訪問幫派老大的遺孀。同一天,我也採訪高雄創業的中小企業老闆。2014年底在尋覓工作時,想投履歷去《壹週刊》。過去我對於名人的八卦沒興趣,不太翻閱《壹週刊》。1、2年前,發現原來《壹週刊》幾位人物報導的記者,聘用台灣的文學作家。對此感到好奇。開始閱讀裡面一些文章,特別是人物採訪的專題、中小企業故事的專題。這些人物專訪的文字報導很好看。好看的意思是你從標題與照片開始被吸引,然後看了第一段文字就想繼續看下去,看完會覺得迅速閱歷某個人物或某間公司的一生。

朋友說《壹週刊》人物組的主管叫董成瑜,才開始對這名字有印象。原來她也是蔡明亮電影《郊遊》的編劇。因為我對於蔡明亮的喜愛,便對她更好奇。《華麗的告解》這本書,是集結董成瑜在《壹週刊》10幾年來,精選的一些採訪文字(2014年底卸任)。她說:「我覺得,要把一個人寫好,要能達到愛上那人的程度,唯有愛他/她,才會一心一意都在那人身上。」董成瑜主持壹週刊「非常人語」單元10餘年,她要求自己與和同事,「如果做不到眾生平等,那就用仰角看小人物,用俯角看大人物吧,這樣一定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這本書收錄從2002年到2013年間,她的訪文精選。「這些從『非常人語』專欄中選出的31篇人物訪談,大部分都對當時的我有某種程度的啟發,或無意中映現了當時社會的氛圍,現在經過了時間與距離再看,意義又複雜一些。我依時間由近而遠排列,希望讀來有一種時光回溯之感。」書的副標題:廚師、大盜、總統和他們的情人。勾勒書裡大概放了哪些人物:廚師——阿基師、大盜——陳啟禮、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採訪時還不是總統)。他們的情人,是誰?下標者留下許多想像空間(自己翻書找答案吧)。

董成瑜以前在美國是唸電影。或許是這層因素,她寫報導很有電影感,描繪很多空間場景、物件、受訪者小動作細節,像阿基師的訪問中開頭就寫南僑水晶肥皂。陳啟禮的文章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滿衣櫃不同顏色的polo衫(甚至影響了當時一位年輕刑警的日後穿著)。宗薩.欽哲仁波切文中開頭寫他手上的猴子圖案手錶。柯文哲則從他台大醫院辦公桌上早上沒吃的漢堡寫起。2010年採訪蔡英文的文章,開頭寫道:「蔡英文百分之八十的衣服,不是直條紋便是格子。在身上畫些線條與格子,說不定不是提醒自己不要超越界線,而是提醒別人。她的前老闆陳水扁是到了獄中才看到許多人穿線條衣服。」簡單的幾句話,從描繪了蔡英文身上的衣服,也點出蔡英文與陳水扁的政治際遇,留給讀者許多自行解讀與想像空間。

董成瑜的訪文,不太用主觀臆測或抽象文字。寫景寫物寫動作,讓讀者很輕易的就進入受訪者第一人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佐以準備充足的文件資料(史料),以及採訪者的第三人稱後設觀察角度,讓讀者進入受訪者生命經驗時,又保持客觀警醒。不同視角、不同年代的文字素材,經過董成瑜適度的剪接技巧與場面調度,讓受訪者的人物立體感浮現,也留給讀者許多自行想像的空間。讀後餘韻綿延,也勾引、映照讀者自己的經歷。她文章的第一段與最後一段,也如電影美學。起手勢吸睛,收尾急轉直下,拉出意在言外的尾韻。

2013年4月寫黎智英的末段:「黎智英回來了,兩年前本刊創刊十周年,他說:『這十年好像發了一場夢。』這次交易案失敗,就像夢到自己醒了,但其實沒醒。辦公室的牆壁現在仍是光禿禿的,但久了我們也好像不太確定原先那裡掛著什麼,或者其實從來沒掛過什麼。經過此事,我們知道許多事情是錢買不到的,譬如牆上的空白,如果沒掛畫,就把它當成鏡子吧。」

2014年底,董成瑜離開《壹週刊》準備投入劇本與小說創作。「我一直在想辦法克服創作與報導的差異,當記者很習慣什麼都根據真實的資料,久了,想像力會受限,所以要設法把那些東西都拋掉。我過去累積了十幾年的東西好像可以作為寫作素材,但同時也要通通丟掉才可能寫出更好的。」《華麗的告解》出版對她可能也是與過去工作及受訪者告別的儀式。

有趣的是,同一時間,《壹週刊》人物組另外集結「坦白講」單元(大人物訪談放在「非常人語」,小人物訪談短文放「坦白講」),出版《有故事的人,坦白講。:那些愛與勇氣的人生啟示》這本書(同一出版社發行)。不知道這是相互輝映,還是相互較勁?誰知道。

可以確知的是,壹傳媒使用文字的核心,就是在意讀者的感受。你可以說這是媚俗,但這也是門藝術。許多傳世的經典藝術,創作者在世時,往往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在意受眾感覺。但這些人物與作品,在人類歷史中都不是多數人生活世界裡的常態。每個當代,鎂光燈下的名人與芸芸眾生的多元樣貌為何?故事為何?誰來紀錄?如何紀錄?如何敘說傳播?

《壹週刊》在台灣,總是爭議不斷。不過「非常人語」單元,連林懷民也愛讀。董成瑜:「《壹週刊》人人害怕,就像前面所說的,我們走出去都要準備隨時高舉雙手表示無辜無害。這是我們要付的代價,雖然我覺得我在這裡所經歷的一切也無比珍貴。」

作者:謝一麟

(編按:此篇為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所推出的書評。)

 

 

董成瑜在書中也收錄她採訪導演李安的故事。   圖:三餘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