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小金剛》風行的1950到60年代,日本處在高度經濟成長期,人們夢想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為人類帶來光明的未來,這部漫畫剛好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風潮。電影《ALWAYS幸福的三丁目》忠實重現出那個年代的氛圍,從這部電影中就能清楚知道當時的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內村教授說。

繪玲奈:「我知道那部電影。堀北真希很可愛呢。」

「那時一般庶民的目標就是購買合稱為『三種神器』的黑白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譬如《ALWAYS幸福的三丁目》中,有一幕是電視送來鈴木家,成為附近鄰居聚集的一大盛事,看到這一幕就能清楚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如何帶給人們富足的生活。科學發達的未來,必定是一個便利且富足的世界,當時的人們都懷有這樣的夢想。」

「原來如此,電影還可以這樣解讀啊!」繪玲奈真心感到佩服。「不過仔細一想,現在已經是電腦下西洋棋會勝過人類的時代了……」

「是啊,過去一直認為駕駛汽車需要高度的模式辨識功能,電腦無法辦到,但現在汽車自動駕駛的實用化也看見一線曙光。至於金融業當中,美元與日圓的交換這種比較單純的通貨交易,已經交由全自動系統進行。甚至把更複雜的工作都交由機器進行,已經變成現在的趨勢。

這麼一說,最近日本有一則新聞是,人工智慧『東機器君』參加全國聯考模擬考,現在雖然偏差值還不到50,但研發者希望他能在2021年之前考上東大。」

「真的嗎?機器人要考東大?」

「是的,總覺得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像《魔鬼終結者》了。事實上,數位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進行,而這件事情帶來了上一堂課所講的強大力量引發的變化,也是我認為少子化的原因。」

「教授,抱歉。您的話題跳太快了我聽不懂……」話題突然從數位革命變成少子化,讓繪玲奈反應不過來。

「抱歉抱歉,我依序說明。首先,假設數位革命將掀起和工業革命同樣大的變化,結果某些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而這個結果會先從與數位資料相容性高的地方開始發生。」

「工業革命的時候,也出現了因為機器發明而失業的人吧,這和數位革命有什麼不一樣呢?」

「舉例來說,工業革命的時候發明了機器火車頭,造成馬車消失,操縱馬車的車夫失業。這樣的過程乍看之下確實與數位革命相似,但兩者之間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學會透過燃燒化石燃料,得到人類自己或動物遠遠不及的力量,這是一種『物理』革命。雖然車夫失業是理所當然,但失去最多工作的其實是馬。人類已經不再需要輸出功率只有一馬力的馬,取而代之的是能夠輸出數百倍功率的蒸汽火車頭。馬車雖然消失,卻誕生了製造蒸汽火車頭的產業,創造出比馬車時代更多的工作機會,失業的車夫也被新的雇用吸收。」

「原來如此,工業革命是物理革命啊!」

「然而,數位革命既不是開始使用化石燃料的『物理』革命,也不是化學肥料發明之後讓農業產量急遽增加的『化學』革命。數位革命是『資訊』革命,人類大腦的機能將被具有更高速處理能力的機器取代。換句話說,就是人類本身遭到機器取代的革命。話雖如此,這當然也和蒸汽火車頭發明的時候一樣,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對整體社會來說是好事,而且也有人認為,數位革命也能像工業革命的時候一樣,誕生管理機器的新工作,應該不會造成問題才對……」

「但是,數位革命有像工業革命的時候那樣,出現其他能讓車夫等人立刻上工的工作嗎?我想不太出來。」

「沒錯,問題就在這裡。的確,數位革命誕生了像管理機器的高層次工作,但狀況也極有可能無法像工業革命的時候那樣順利。不具備知識與技術的人被捨棄的可能性很高。我在上一堂課說過,原本應該為人類帶來幸福的原子小金剛,事實上或許會讓人類陷入不幸,就是這麼一回事。」

「原來如此,我終於知道原子小金剛是什麼意思了。」

「事實上,美國正發生『失業型復甦』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明明沒有新的雇用,只有景氣恢復。企業的獲利雖然攀升到高水準,但雇用人數與過去相比卻不再增加。事實上,這是生產全自動化,帶來企業不再需要勞工的現象。

此外,我們還能看見另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人的平均生產力明明提升了,但所得的中位數卻逐漸減少。簡單來說,這是因為低技術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使得利益由少數能夠管理機器的人獨占,造成社會分化成勝利組與失敗組,朝著兩極化邁進。這就是為什麼生產力明明提升了,一般人的薪水卻變少了。」

作者:松村嘉浩(長年活躍於高盛、德意志證券公司)

(編按:《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這本書,透過經濟學教授和女大學生的對話,以《進擊的巨人》、《鋼之鍊金術師》、《羅馬浴場》、《原子小金剛》等暢銷漫畫為喻,從總體經濟理論、世界體系理論,綜合分析我們所處的時代。由時報出版社出版,新頭殼特別為網友摘錄書中部分精彩內容,此篇為書摘的最後一篇。)

日本作家松村嘉浩的第一本著作《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書中以多部流行的漫畫解析目前的政經局勢。   圖: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