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約2個半小時的辯論,副總統辯論會終於在26日下午4時16分落幕,不過,這次辯論並無特殊之處,3名候選人的交互詰問也毫無火花可言,幾乎都是各說各話。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雖然導入公民連署提問項目,但部份問題的邏輯牛頭不對馬嘴,讓候選人似乎也有些難回應,回答時,常常文不對題,反而成為這場辯論極大的敗筆。

在3名候選人中,國民黨的王如玄果然發揮律師本色,對答最流暢,也鮮少出現「卡卡」之處;不過,她的談話內容,也不脫過去曾提過多次的婦運、勞運政績,而批評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點,也都是舊梗,甚至連哽咽之處,都和之前接受媒體專訪時的「哽咽點」差不多,表現只能說是一如她的平日風格。

民進黨的陳建仁,則和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政見發表會一樣頻頻看稿,雖然偶有吃螺絲或講錯詞的狀況,但大仁哥的台風穩建,談話時不忘帶上微笑,內容也談到許多若執政後會進行的政策,只是與先前他參加過的青年論壇一比,這次似乎並未如上次一般表現更加自然、更有餘裕,也無臨場發揮之處。

另外,親民黨候選人兼民國黨主席的徐欣瑩在辯論時常掛著大大的笑容,但緊張感也十分明顯,3人中較常卡詞的即為徐欣瑩,而且在回應的內容中,也很少談到自己或總統候選人宋楚瑜的政策或政績,大多在批評現狀。但她的談話風格誠懇,不會過於浮誇,讓人可輕鬆聆聽。且有趣的是,這次辯論的廣告時段中,每一段都會出現民國黨的廣告,凸顯該黨行銷攻勢極強。

這次辯論雖然未有什麼亮點,候選人攻擊力偏弱,但3人的表現也挑不出什麼大缺點,而最該遭受批評的,恐怕是公民提問的部份。針對這些問題,沃草負責人林祖儀說明,這些是辯論前一天各候選人場勘時抽出的,從15個類別中,抽出6個項目,再抽連署破千的題目。不過,雖然開放讓公民參與是件好事,但問題的內容卻讓人「霧煞煞」。

例如第1個醫療社福問題先提到,「反雛妓運動」歷經5年,立法院才通過「兒童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卻詢問候選人,對於立法院每年局部改選1/4,讓新民意定期匯入立法院的看法,跟醫療議題似乎毫無關聯,反而像在詢問國會改革一事;而第2個問題詢問到東非聯邦,要求候選人回應是否有具體的外交計劃,但東非聯邦的計劃已推遲到2016年,何時能正式成立也未有定論,卻在此時詢問如何與東非聯邦有交流,似乎有些詭異。

另外,第3個問題則問到,從文化部補助立委事件可看出,文化部已經淪為民代選民服務的提款機,候選人是否贊同國家採行行政改良式半總統制,讓經高度民意檢驗下的文化部長,來主導國家文化發展?這個問題更是牛頭不對馬嘴,連徐欣瑩都認為「這問題下錯了藥方」,因為這不是任命方式的問題,而是制度及用人的問題。 

因此,公民提問雖然是公開透明,接受全民投票的項目,但問題內容若無法直指核心,恐怕民眾也難以得到最想要的答案,這或許也是未來辯論時該取捨或修改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