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技術擔當大臣島尻安伊子(SHIMAJIRI, Aiko)22日與美國駐日大使甘迺迪(Caroline Bouvier Kennedy)會談,同意美國提案延長國際太空站使用年限至2024年,並參加後續計畫,雙方交換合作確認文書。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 22日報導,日本、美國、俄羅斯等15國參加,並於2011年完成的國際太空站,美國提案延長使用年限4年,從原本的2020年,延長到2024年。到目前為止,已有俄羅斯、加拿大表明贊同此提案。

島尻代表日本政府贊成美國的提案,並且決定參加後續的太空計畫,在內閣府與甘迺迪大使會商,雙方交換確認合作的文書。

隨後,島尻指出:「這是對於外交、科學技術上做出貢獻的效果所需費用進行總體檢討後的結果,決定參加國際太空站繼續營運至2024年的計畫。」對此,甘迺迪表示:「日本對於國際太空站來說,一直擔負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美日合作的實踐來說,沒有什麼可以比得上宇宙太空上的合作了。」

日本政府到目前為止,對於國際太空站的建設和營運,投注了9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441億9957萬元);關於國際太空站的運作費,日本政府每年約負擔400億日圓(約新台幣108億5331萬元)。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是人類歷史上第9個載人的太空站,由於大氣阻力和重新啟動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太空站軌道的實際高度常發生漂移。

太空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目前由6個國家或地區合作運轉,包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俄羅斯聯邦太空局(RK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太空局(CSA)、巴西航天局(AEB)和歐洲太空總署(ESA)。

中國曾表達參與國際太空站建設的意向,但由於諸多因素限制最終被排斥在外。迄今為止,已有來自多國的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執行任務,但均為美國或俄羅斯主導的航天計劃,其中還包括7名太空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