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心急如焚的拿出對帳單,要我趕快幫忙想解決方法,「妳看,理專說高收益債最穩了,我信任她,一次就買1千多萬元,現在賠了100多萬元,真不知該怎麼辦!」

朋友是圈內知名的設計師,但就我所知,對投資理財沒有太多的概念,特別是連基金名稱都講不齊全、對帳單也看不太懂,我很好奇,他怎麼會一口氣就買了上千萬元的高收益債。

「因為身邊有些閒錢,不知該如何運用,理專強調這支基金固定配息,績效很穩,我想一次買個上千萬,應該沒有太大問題。」確實,任何投資商品賠個1成多,不是太大問題,偏偏朋友非常保守,這輩子沒買過幾次基金,要他承受這樣的虧損,難怪他會心驚膽顫、輾轉難眠。

我發現,很多保守型投資人往往會誇大自身的風險承受度,也搞不清資產配置的重要,以致於小賠5%到10%,就寢食難安,甚至下不了「停損」的決策,以為「硬抝」就能回本。所以,我常建議週遭此類親友,買任何理財商品之前,先問理專2件事,再決定該拿多少錢投入。

第1件事,務必弄清這個投資商品背後最大的風險,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可以請教理專:「我買這個商品,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是虧損一半,還是變成壁紙?所謂的保本機制,到底是保到什麼樣的程度?是會扣到本金嗎?還是有其他設計的前提?」如果連理專都回答不出來,顯然投資商品背後大有玄機。

當然,有另種情況,是理專太忙,或公司給予的專業訓練不夠,或金融市場實在太瞬息萬變,導致商品最糟情況出乎預期,此時,一定會衍生種種投資糾紛,像是當年熱賣的雷曼兄弟連動債一樣。與其把自己的財富命運完全丟給理專,不如自立自強,先弄清所有風險再說。

第2件事,再與理專仔細溝通,就風險承受度,選擇適當的投資金額,而不去重押。以朋友的狀況來說,他閒錢不少,但有必要拿1千多萬單買一支基金嗎?是不是有其他更妥當的做法,可以讓朋友的投資組合更分散風險呢?這個問題值得想賺朋友手續費的理專,好好來思考!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簡單的做法,就是我會請這類保守型投資人捫心自問:「買多少金額的基金或股票,就算全部賠光,也能一夜好眠?」意思是,縱使全部賠光也不會影響生活品質,才是真正的閒錢,而非放在銀行的錢就是閒錢。深知那筆放在銀行的錢,可能才是真正的保命錢!

尤其是接下來,美國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升息,金融市場鐵定短線大震盪,如果沒有做好資金控管,恐怕面對上沖下洗的行情,保守型投資人內心又會焦躁不安了!

作者:盧燕俐(財經媒體人、理財專家)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